百龄
竹箭随流几曲奔,谁探星海泻高原。 六鳌排浪回嵩岳,三峡轰雷下禹门。 城角樯帆秋雨霁,渡头沙迹暮云屯。 河清共祝安澜庆,况复金堤次第论。 注释: 1. 竹箭——古代以竹为箭的兵器,这里指箭。 2. 几曲奔——经过几处弯曲。 3. 谁探星海——探索星海。 4. 高原——高而平的山或地。 5. 六鳌排浪——六只巨鳌在海浪中奋力前行。 6. 嵩岳——河南嵩山。 7. 三峡——长江上游的瞿塘峡
【注释】 韦杜:唐代长安城东、西两市,是当时繁华的市集。 疏帘:稀疏的竹帘。 簟(diàn):竹席。 梢梢净:树叶经过雨水冲刷后显得更加清晰干净。 荷渚:池塘。 宛转:指蟋蟀鸣叫时发出的声音。 山色:山的颜色,此处泛指秋天景色。 笋舆:竹制的车,这里指诗人乘坐的车辆。 藤杖:用藤条做的手杖。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历郊外山庄的诗。首联描写山庄的具体环境,颔联描写了雨后的山庄美景
【解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在西苑直庐,同坦园作,故题作《宿西苑直庐同坦园作》。“山气沈高阁”:浓重而沉静的山气弥漫在高高的阁楼上。“暝禽争选树”:天色已晚的鸟儿争相选择树木栖息。“天近星河接”,“星河”,指银河;“接”,接近。“官闲岁月长”:官职闲散的时间很长。“故人多好句”。诗人说,所以人们喜欢吟诵诗句,是因为好句很多。“题壁墨留香”:题在墙壁上的诗因墨迹还新鲜,而使后人赞赏不已。
万井烟浓,人间正熟黄粱饭; 四山云起,天上应开白奈花。
行所当行,不为己甚; 慎之又慎,未敢即安。
周道吟翩鵻,出车颂雨雪。 怀哉三百篇,忠孝意已揭。 傥仅工文词,何以励臣节。 常君东海英,巨手长鲸掣。 蚕丛辟吟草,作尹兴无辍。 当其倒词源,浩浩江河决。 崚嶒笔锋迅,慷慨唾壶缺。 政拙心自劳,道全身可灭。 不比从军诗,苦乐因人说。 风雅有正声,庶以绍前哲
秋夜鸣秋心,凉猋掠庭树。 短檠一孤影,隐几梦屡寤。 关河阻且长,伊人美无度。 寂寥怀好音,断雁隔荒戍。
金鸦堕水白日匿,碧城朵朵山钩连。 黑云如羊在天上,挟雨腾踔鸣雷鞭。 须臾沟浍潦水急,怒涛澎湃惊昼眠。 小奚扣门食指动,如闻海上传瑶笺。 为言斗酒藏之久,况有黝甲同击鲜。 我马不辞泥至骭,淋漓直到宫墙边。 老饕据座箸齐下,银瓶倒泻吸长川。 人生醉饱岂易得,二豪不至何拘牵。 主人对我惨不乐,攒眉但说寒无毡。 大罗会上一回首,才名流落三十年。 半绾欲丐升斗粟,长官笑骂书生酸。 宿尘堆案弟子散
典坟瀹灵府,文字余芳馨。 清浊流派远,判若渭与泾。 作者入堂奥,秘钥门常扃。 纷纷饤饾家,何由窥仪型。 杜子老斫轮,甘苦皆已经。 皋比教不倦,光风嘘户庭。 理窟洞观火,词源高建瓴。 肘腋驱万卷,囊括无畦町。 当其兴会至,洋洒笔不停。 一读三叹息,春夜镫荧荧。 金钟发妙响,扣之惭寸莛。 脂炭向矮屋,蕊榜联文星。 及今斗杓回,起蛰来春霆
五尺城南韦杜庄,疏帘清簟坐斜阳。 竹坡雨洗梢梢净,荷渚风翻叶叶凉。 隐砌虫声秋宛转,隔城山色暮苍茫。 笋舆藤杖寻诗去,佳句凭君贮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