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崧
瀛社大会席上 大湖珊瑚一网收,群仙此夕宴瀛洲。 人才不数红桥会,风雅遥追白雪楼。 雨过长街消暑气,月明远浦起渔讴。 题襟邂逅新知乐,力士铛边醉始休。 注释: - 瀛社:指唐代的文学社团,以文词才艺为聚会的内容。 - 大湖:指西湖,杭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珊瑚:形容鱼网中捕获的鱼非常多。 - 群仙:指众多文人墨客、神仙人物等。 - 瀛洲:指传说中的海中的三座仙山之一(蓬莱、方丈、瀛洲)。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三月十三日观妓》。下面逐句翻译如下: 1. 三月十三日瑞轩观新荷花:三月十三日,指的是春天的一个普通日子。瑞轩是指一个华丽的建筑或场所,用来观赏荷花。"新荷花"则表明是在观赏盛开的荷花。 2. 花信阑珊正断肠,绿荫怅望小池塘:花信是指花朵开放的时节。阑珊形容花儿即将凋谢的样子,给人一种悲伤的感觉。"断肠"意味着非常痛苦和难过。"绿荫"是树木的阴影
这首诗是作者自娱自乐的作品,以酒会友,抒发了对生活的豪情壮志。 孤山清韵许追攀,俗外相期礼可删。 注释:在孤山上吟诵着清雅的诗韵,追求世俗之外的精神世界,希望与朋友们相约一起欣赏,礼仪可以随意省略。 风雅暂因提倡盛,江河肯信挽回难。 注释:因为提倡风雅而暂时兴旺起来,但江河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不可能轻易相信它能够挽回过来。 沧桑劫劫愁何益? 注释:经历了沧桑劫难之后,还有什么用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内容如下: 十月二十一夜,我与栎社诸子在无闷草堂相聚。夕阳下,村落的篝车声中传来了犬吠声。我们挂上宝剑约定一起在衰草地上游玩,并连床共枕于野人家小憩。寒风吹过蟋蟀叫的声音,而芙蓉花散发着清香。我珍重题写了许多佳句,希望这些诗句充满四壁的茅斋。 译文: 在十月二十一日的夜晚,我与栎社的诸位朋友在无闷草堂聚首。夕阳西下,村庄里篝车的声响和狗吠声此起彼伏
十月二十一夜,栎社诸子集予无闷草堂 帘外西风,旅雁过,残月挂庭柯。 酒酸未足钓诗兴,茶酽差堪敌睡魔。 此会敦盘哀乐半,故人生死别离多。 相逢破涕真难得,莫学王郎斫地歌。 注释: 1. 这首诗是林朝崧在十月二十五日创作的,当时他与栎社的诸子们聚集在草堂,共度这个不平凡的夜晚。 2. 诗的开头描述了夜晚的景象,外面的西风吹动着窗帘,飞过的旅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凄凉。 3. 酒已经喝到一半
【注释】 ①十月二十二日:即农历十月二十。栎社:传说中的仙人聚居的地名,故称栎社诸子。展吕厚庵墓:展吕厚庵是诗人好友,此诗为悼念之。 ②白马荒郊会葬迟:指在荒郊野外与好友告别,举行葬礼。 ③玉京:神话中的仙山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北。何早:多么早啊! ④黄土无情吊岂知:黄土是不会知道死者的悲伤之情的。 ⑤死后西河抛老父:死后,我要把父亲抛弃在西河。 ⑥生前东野失娇儿:生前,我失去了娇妻。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创作的。下面逐句解释并赏析: 第一句:翻到沧溟石也枯,年年枥马对辕驹。 - 沧溟石:可能指的是大海或辽阔的水域,象征着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 年年枥马:枥马,古代养在马厩里的马,这里指代的是那些常年被束缚、未能自由奔跑的马。 - 对辕驹:辕驹,指驾车时用来驾驭马匹的辕木上的驹马。这里比喻那些被束缚、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们。 第二句:安知物外归真乐
【注】 江城:指南京,古时以江为城。 话劫尘:指谈论过去的战乱。 半壁东南:指东南一带,这里借指南宋的半壁江山。 沧桑故国:指南宋,“沧桑”代指历史变迁。 董夫人:指东汉末年的董祀,曾作《秋胡妻》诗,后被董承用来比喻曹操。 【译】 南京城的烟景正适合春天游玩,我拜访了古寺,谈论过去的战乱。 东南一带仍然可以据守,但一家楚、越却很难实现。 历史的变迁令人悲哀,荒废了花木的园林中
这首诗是作者在失去兄长后所作,表达了对兄长的哀思和对未来的希冀。 诗句释义: 1. 不得平头到五旬,皇天夺我老成人。 - “不得平头”指的是无法像年轻人那样直接进入官场。 - “皇天夺我老成人”表示上天夺走了我这个成熟的人。 2. 陆机入洛青衫敝,江总还家白发新。 - “陆机入洛”指陆机的家族成员陆逊等人在洛阳为官。 - “青衫敝”形容陆机等官员的服饰破旧,反映了他们的艰辛生活。 -
这首诗是诗人在失去一位挚友后,深感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残酷,而创作出来的。下面逐句解析: 1. 灵山后会尚茫茫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不确定感。"灵山"常被用来形容理想或最终的目标,"后会"则是指未来的相遇。"茫茫"意味着这种可能性很小,或者非常遥远。 2. 撒手人间此别长 - "撒手"通常指的是放弃或放手,这里指离别。"人间"泛指人世间。"此别长"表示这次离别将非常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