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甫
【注释】 接叶亭: 在杭州西湖孤山。亭边多古木修竹。 落叶寒:秋风萧瑟,满地落叶,使人感觉寒冷。 山长安:诗人自指,即作者自己。 重来:再次来到。 常资: 常常得到。 晚达:晚年得志。本分: 职责。 徵士:古代的隐士。老:年老。 云霄:云中。 尺五: 《晋书》载:顾恺之善画人像,为建武将军殷仲堪画肖像,画成后,恺之请仲堪三日,仲堪三日不食。后仲堪问其故,恺之答曰:“以画对不?”“云:‘未睹丰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考生需要对全诗内容有清晰的了解,然后进行具体的分析,包括理解诗意、体会情感、把握艺术手法等。 本诗前四句写景,后六句抒情,中间用“故人”“往事”过渡。首联点题,写山馆凉生,四面风生,诗人自感情同此景。颔联写诗人与友人在座中畅谈旧事,感慨岁月无情
接叶亭边落叶寒,纷纷送客山长安。 重来我只常资进,晚达君犹本分官。 未敢便为徵士老,不妨仍作布衣看。 风流毕竟推前辈,早向云霄刷羽翰。 尺五城南集众仙,欢场一散逐风烟。 多生那得离文字,后死何容卸仔肩。 醉后吟声惊户外,雨余山色入窗前。 八人尚有三人在,似得天怜亦自怜
山馆凉生面面风,何分宾主此情同。 故人海内今余几,往事樽前话不穷。 各有姓名留荐牍,尽多酬唱入诗筒。 衰迟倍切齐年谊,气类相关在始终
申甫是清代的诗人。 乾隆元年(1736年),申甫通过科举考试,被选为博学鸿词,这标志着他的文学生涯正式开始。此后,他的诗名逐渐在文人雅集中传开,成为当时文坛上的一员重要人物。 申甫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深沉的感慨,又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风。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主题,反映了他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