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敏
秋词 露砌独立幽花侣,秋虫啼寒夜深语。 棱棱风厉薄罗衣,绕径寻诗来复去。 方塘一夜西风紧,苔点寒青鹤知警。 晓起微吟莲叶东,满池荷芰红衣冷。 注释: - 露砌(露湿的台阶):秋天的露水打湿了台阶,显得格外清新。 - 独立(独自站立):形容诗人独自一人站在露台上。 - 幽花侣(幽静的花伴):指诗人与幽静的花相伴。 - 秋虫啼(秋天的蟋蟀叫声):蟋蟀在秋天的夜晚发出叫声。 - 寒夜深(深夜寒冷)
【解析】 此诗为登游西山后所作,前四句写景,五、六句抒情,七、八句议论,末四句总结。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以“昔”“今”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答案】 译文: 昔日在虎阜山游玩,秋天落叶中听幽怨蝉鸣。今日来到宝珠洞,春水流淌清澈溪泉。 灵岩石刻龙蛇隐现,绀色崖壁蜘蛛垂悬。群峰深邃深不可测,竹林树木何其娟娟。 我披衣来到绝顶,凭吊古人怀豪贤。岩壁高耸如洗砚台,妙迹令人神往遐想。
露筋祠 椒兰玉座拜神仪,水驿孤舟夜泊时。 三十六陂秋水夜,流萤青闪小姑祠。 注释: 露筋祠:指位于今四川省绵阳市北的武侯祠(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椒兰:这里指的是古代祭祀用的香料。 玉座:指的是庙宇中的佛像,通常放置在高台上,以供人们瞻仰。 水驿:即江上的驿站,用于传递书信和邮件。 三十六陂:指的是四川绵阳的三十六个湖泊。 流萤:指夜晚空中飞舞的萤火虫。 青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在整体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概括诗句大意。然后结合注释和相关文学知识分析其思想情感。 “橹声孤泊野桥西,一角微风扬酒旗”两句写诗人乘舟停泊在野桥的西面,船篷上随风摇曳的酒旗映入眼帘。从“橹声”可以想象出船夫摇动船桨的情景,从“扬酒旗”可以想到船上有人正在饮酒作乐,所以这两句是写景,渲染了一幅清幽恬静的画面
【注释】: (1)轻舠(íng):小舟。 (2)圆活结涡:水波涟漪,漩涡形成。 (3)雕文:雕刻精美的花纹。 (4)髹(xiū):用漆涂在器物表面。 (5)半供梅花半载书:一半用于插梅,一半用于读书。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兖州通判时,描写的是他在济宁的舟中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和自然的情感。 “一叶轻舠趁雨馀”,写诗人乘着小舟顺流而下。“轻舠”,指小船。“趁雨馀”
【注释】 迢迢:遥远的样子。梦逐寒云过江水:梦中随着飘荡的寒云越过江面。 晓:天刚亮的时候,即拂晓时分。蒙蒙:细雨纷纷的样子。 一叶:指船。湿烟里:被雨打湿了的江雾中。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乘舟在长江上旅行的所见所闻。首二句写舟行江上行舟之远,如梦一般迷离恍惚,仿佛随着寒云而飘浮过江面。三、四两句写天气变化,清晨时下起了小雨,雨气迷濛笼罩着江面和天际。“晓”,点明是黎明时分,正是日出之时
赵北口 晓风吹遍柳花低,露叶烟条一剪齐。十二阑干陂水涨,碧玲珑唱酒帘西。 译文: 早晨的微风轻拂着柳树,使得柳絮轻轻飘落,露珠和烟雾交织的枝条整齐划一。十二层栏杆旁的水波荡漾,碧绿清澈的水流伴随着音乐在酒楼前流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乡村景象,从晨曦中的柳林到溪边的酒楼,都显得生机勃勃。诗中运用了细腻而生动的语言,将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环境融为一体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表达的把握。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分析即可。“琉璃屏敞掩罘罳”意思是:打开屏风,看见里面放着一床锦被。“嫩雨轻寒二月时”意思是:春雨细密、轻柔、寒冷,正是二月时节。“最是闲愁磨慧骨,一枝香雪一床诗”意思是:最是闲愁消磨人智慧,一枝梅花一床诗稿。诗人通过描绘了春天闺房中的情景,抒发了内心的忧愁。 【答案】 译文:打开屏风
诗句解释与赏析: 第一句:“三分水竹二分居,碧玉苔纹晕绮疏。” - 关键词:三分,水竹,碧玉苔纹,晕绮,居,碧玉苔,晕,绮 - 译文:庭院里的竹子占去了三分地,而其余的则是绿色的苔藓。 - 注释:三分通常表示“三分之一”,这里用来描述竹林和苔藓的比例。绿竹与翠绿的苔藓相映成趣,增添了一份生机与宁静。 第二句:“一瓣拈花参佛谛,天龙八部读禅书。” - 关键词:一瓣,拈花,参佛,谛
燕子趁午风前飞,海棠低映茜窗纱。 蜘蛛也解留春住,一角晴丝罥落花。 注释:燕子趁着中午的风前飞,海棠低垂映衬着茜色窗纱。蜘蛛也懂得留下春天,让一丝晴天的蛛丝缠绕在落花上。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描绘了燕子、海棠和蜘蛛三个形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燕子是春天的象征,它们在午风中飞舞,为春天增添了活力。海棠是春天的代表之一,它低垂的枝叶映衬着茜色窗纱,给人一种朦胧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