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敏
【注释】 苕溪:在今浙江省。秦淮秋柳:指秦淮河一带的杨柳,这里借以形容女子貌美。卷子:即“卷子画”,一种书法作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秦淮河畔女史的题画诗。首句写景:“憔悴烟痕水阁头”,“憔悴”一词,用得十分恰当,它既写出了这位女史的体态消瘦,又写出了她的心绪凄楚。“烟痕”二字,则写出了她容颜憔悴的缘由——她正处在愁云惨雾之中,这也正是她的愁苦之源。次句写人:“娟娟凉露怯深秋”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罗衣脆薄水天凉,小阁寒团一夜霜。” - 关键词:罗衣(华丽的外衣),脆薄(轻薄),水天凉(清凉的水气与天空),小阁(小亭子或小屋)。 - 译文:华丽的外衣在清凉的水气和天空下显得格外的轻薄。夜晚的小屋里笼罩着一层霜。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秋夜的清凉和静谧,通过“脆薄”和“寒团”两个词汇传达出夜晚的寒冷和宁静。小阁中的霜象征着季节的转换和新的季节氛围。 2.
游金山作 水晶帘外绝尘气,铃语随风下界闻。 小阁窗寒微有树,长江天远不留云。 春衫罗薄依松静,秋舫镫明隔水分。 拈笔刻厓记游迹,下山归径入斜曛。 注释: 1. 水晶帘外绝尘气,铃语随风下界闻:在晶莹剔透的水晶窗帘之外,尘世的喧嚣已经远离。铃声随风飘荡,仿佛从另一个世界传来。 2. 小阁窗寒微有树,长江天远不留云:小阁楼中窗户寒冷,窗外隐约可以看到几棵树木。江水广阔无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秋夜独坐》。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八月十三日坐密倩精舍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八月初十(或十二)日那天,坐在密倩精舍中独自坐着。密倩精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可能是一个藏书丰富的书房或者一个安静的读书场所。 2. 月华如水凉,庭阶花叶警 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月光如水般清澈凉爽的景象,同时也提到了庭阶上花叶的摇曳生姿,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 3. 夜风泠然来
注释:春天到来时,亭林里的景物都显得蒙蒙细雨,如烟似雾。 小雨点落在苔藓上,如同被雨水打湿一样。 傍晚时,幽静的鸟儿飞回树林,却又靠近垂柳树飞去。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小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春天的景象。首句写春到亭林景物霏,用"霏"字形容春雨,写出了春雨的绵密和细腻。接着写如烟小雨点苔衣,将雨滴比作苔衣,形象生动,写出了雨点的细小和晶莹剔透。然后写到幽禽向晚归急
【诗句解读】 1. 一枝柔橹渡蜻蜓,酒畔《离骚》读未停。 2. 明月欲残偎树白,湖山破晓入船青。 3. 自怜病骨禁宵坐,最怕春寒袭梦醒。 4. 试取瑶琴弹一曲,恍疑篷底有龙听。 【翻译】 1. 一只柔软的橹,在微山湖上划过蜻蜓。在饮酒时,我继续阅读《离骚》。 2. 月光即将消散,树影变得苍白;湖光和山色在黎明时分映入船中,如青色。 3. 我可怜自己的病弱身体,不能夜坐;最怕春寒袭击
【注释】 吟魂——即诗魂。化秋烟——指化作秋天的烟雾飘逝。瘦到——瘦得象梅花一样清瘦。骨亦仙——指骨相清奇,象仙人一样。扶病——病重。耽诗——喜爱写诗。雨沈水阁——雨打在水阁上的声音。沉——形容声音沉重。虫子在雨声中鸣叫。老——形容声音凄凉。木落吴江月影圆——指月亮映照在吴江两岸的树叶上,形成圆月。贪看一枝斜入画——指贪看一枝斜斜的花枝。斜入画——形容花枝斜斜地伸入图画之中
【注释】:八月十三日坐密倩精舍。 幽梦任风吹,踏花来复去。 天晓梦初醒,寒螀犹絮絮。 译文: 八月十三日,坐在密倩精舍。 幽深的梦境,任凭风吹,随风飘来又飘去。 天明时分,梦境才刚刚醒来,寒蝉仍然絮絮叨叨地啼叫不停。 赏析: 《夜归》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幽梦”,点出全篇主题;二句写“幽梦”之境,以风、花、梦的相互关联来表现梦境的迷离恍惚;三句描绘了梦境的短暂和不可知性
勺园春步 春天里,九曲溪畔伴随着烟雾和霞光。唤醒了梦中的寒禽,绕着房屋斜飞。 几处残云和残雪铺就的小径,我独自忍受寒冷,折下一枝寒梅。 注释:春厓(yí):指春天。烟霞:指山间的云雾。寒禽:指在寒冷中栖息的鸟类。忍寒独自折断梅花:形容诗人面对寒风,独自一人欣赏梅花的景象。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诗中的“烟霞”、“寒禽”、“梅花”等词语都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苦热 池荷送来阵阵香气,露坐感觉微风送凉。 归鸟急匆匆地飞向高树,幽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明亮。 室内潮湿搜刮蠹简,草细蔓长缠绕着蛇床。 为了避暑愁绪无处排遣,难以找到像冰雪那样清凉的地方。 注释: - 池荷:荷叶。 - 送香气:荷花散发的香气。 - 露坐:坐在露天中享受凉爽的感觉。 - 判微凉:感觉微风带来丝丝凉意。 - 归鸟:返回的鸟儿。 - 急高树:迅速飞向高处的树木。 - 幽花: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