憔悴烟痕水阁头,娟娟凉露怯深秋。
旧时枝叶凋零尽,写出西风一夜愁。
【注释】
苕溪:在今浙江省。秦淮秋柳:指秦淮河一带的杨柳,这里借以形容女子貌美。卷子:即“卷子画”,一种书法作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秦淮河畔女史的题画诗。首句写景:“憔悴烟痕水阁头”,“憔悴”一词,用得十分恰当,它既写出了这位女史的体态消瘦,又写出了她的心绪凄楚。“烟痕”二字,则写出了她容颜憔悴的缘由——她正处在愁云惨雾之中,这也正是她的愁苦之源。次句写人:“娟娟凉露怯深秋”,“娟娟”二字状其娇美,“凉露”二字则写出了她所处环境之寒。“怯深秋”,则说明这位女史对深秋已感到害怕,怕深秋的到来给她带来灾难。三句写事:“旧时枝叶凋零尽”,“旧时枝叶”指的是昔日的枝叶茂盛。“凋零尽”,是说她昔日的枝叶已全都凋谢,而今日则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杈了。“写出西风一夜愁”,则是说,由于昨夜刮起了西风(秋风),使她一夜都不得安眠。“写出”二字,写出了西风给人们带来的愁苦。“西风一夜愁”一句中的“西风”,既是秋风的代称,又是秋风的象征。
全诗四句,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叙事,中间两联是议论。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对女史身世的同情及对她遭遇的惋惜之情,把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形象描绘出来了。
此诗虽题为《题苕溪女史秦淮秋柳》卷子,但诗中所写并非秦淮秋柳,而是指女史秦淮秋柳。诗中女史秦淮秋柳,正是作者自己的化身。
从诗的内容来看,此诗应是作于作者晚年之时,当时他已年迈体衰,且身患疾病,故诗中表现出一种凄凉萧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