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来霏细雨,苔藓晕寒青。
凉意围罗幕,幽人愁未醒。
【注释】晓:早晨。霏:细小而密集。苔藓:一种植物,生长在湿润的地方,常因潮湿而出现花纹。晕寒青:青绿色。凉意:冷气。罗幕:丝织品制成的帐幔。幽人:指隐居的人。
【赏析】此为写景诗,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春雨过后的幽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淡雅的艺术享受。
晓来霏细雨,苔藓晕寒青。
凉意围罗幕,幽人愁未醒。
【注释】晓:早晨。霏:细小而密集。苔藓:一种植物,生长在湿润的地方,常因潮湿而出现花纹。晕寒青:青绿色。凉意:冷气。罗幕:丝织品制成的帐幔。幽人:指隐居的人。
【赏析】此为写景诗,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春雨过后的幽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淡雅的艺术享受。
【注释】 1. 春闺:春天的闺房。 2. 杂咏:即杂感,即杂言诗。 3. 琉璃屏敞掩罘罳:指屏风上绘着五彩斑斓的琉璃花鸟画。敞(chǎnɡ):开;掩(yìn):遮盖。罘(fú)罳(xì):用绳络成的帘子。 4. 嫩雨轻寒二月时:指春天里,细雨绵绵,气温微寒。 5. 最是闲愁磨慧骨:意谓最让人烦恼的是闲暇时的闲情逸致。慧骨:佛家语,比喻有佛性的心性。 6. 一枝香雪一床诗:“一枝”指梅花
【赏析】 “橹声”二句,写船行野桥西侧,微风拂动水面的柳枝,使酒旗飘扬。“角”,指柳树枝条分叉处。“网鱼”,即捕鱼。此句言:船行至野桥边,见一村店,有网鱼人在捕鱼。 “应有”句,写船行溪前,见柳絮随雨点洒下,落在前溪里。“应”,通“营”。 全诗以舟行所见为背景,写诗人在舟中观物,触景生情,抒发情怀。从首联到尾联,都紧扣“舟中”二字,写出了船中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构思精巧、自然。
【注释】 羽书:古代用羽毛书写的军情急报。星火急:非常迅速。瑶勇:指少数民族勇猛的军队。天狼:星名,这里指猛虎。阿兄:作者自称。抱病:有病在身。经秋苦:经过一个秋天的折磨,即久病。芙蓉旧部:原属作者部下,因事被贬到湖南。蛮奴:指少数民族士兵。螭虎兵符:古代皇帝所持的信物,刻有龙凤纹。照劲旅:用来激励军队。沈沈(shěn):形容夜深。刁斗:古代军营中用以报时的工具。青烛:青色的蜡烛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形式特点,最后结合作者的情感及手法特点,进行欣赏。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一句“驮梦轻车出凤城”,写出了诗人的行程是从繁华的长安出发
【注释】 笋舆:小车。 灵光寺:在今江苏苏州西天目山中。 秘魔崖:在今浙江杭州西南,因形如魔字故名。 一峰复一峰:指山势连绵不断。 青青伏还起:青翠的山峰时隐时现。 宽处若掌平:形容道路宽广平坦,如同手掌一样。 仄处仅容趾:狭窄之处仅能容足。 忽然来云中:忽然来到云端之上。 忽然行涧底:忽然行至涧谷之中。 路:道路、路途。 石磴:石质台阶。 苍冥齐:形容山色苍茫,与天空相接。 下城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中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游西山时的所见所感。 诗句注释: - 徘徊向西崦:漫步于西边的山坳中。 - 曲径非一曲:蜿蜒曲折的小道不是一条直线。 - 诸峰送寒青:众多山峰送来了寒冷的青色。 - 远树拂轻縠:远处的树木轻轻地拂动着水面。 - 回望高崖云,无心远相逐:回首望向高高的山崖,看到云彩在追逐。 - 时有微风来,吹雨洒幽竹:偶尔会有微风来临,带来细雨洒落在幽深的竹林中。
这首诗的译文是: 龙幺妹,弓刀小队如雪,英雄儿女真奇绝。 良玉曾闻乐府篇,兰珠争诵人才笔。 丁香小幄明春华,游龙使女出龙家。 肌肤妒雪眉欺月,窈窕生香海外花。 小姑独处菱枝弱,姓字薰香护花叶。 不将眉黛斗星妆,自有功名望南阁。 绛袍斜罥丁香绦,不喜珠华喜宝刀。 书开秘笈亲军事,令下如山不动摇。 日将骑射教姝丽,粉腻脂香三百骑。 瘴地蛮天任指挥,雪剑霜矛精击刺。 昔年小丑生潢池,碧鸡无声金马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理解。此题考核诗句的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赏析时既要从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等方面来分析,也要从诗的意境与情感来分析。此诗前四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深秋行路艰难的景象:天荆地棘,马足深陷霜中;南辕北辙,心绪难平。后四句写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苦无奈。 【答案】 译文:车轮碾过深秋的落叶,马脚陷入深深的霜中。天荆地棘令人惊心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 首先我们来解析诗句: 1. 钩弋夫人小印歌:钩弋夫人是汉武帝的皇后,她的印章在古代非常有名,被人们称为“钩弋夫人之印”。这里的“钩弋夫人”指的是钩弋夫人,也就是汉武帝的皇后。 2. 玉钩冰筋棱棱起,故印珍藏识天水。玉钩和冰筋都是形容印章的形状和质感,棱棱起则表示印章的精致。“故印珍藏识天水”则是说这枚印章被珍藏着,象征着其背后的故事与故事发生地——天水。 3.
【解析】 此诗为登游西山后所作,前四句写景,五、六句抒情,七、八句议论,末四句总结。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以“昔”“今”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答案】 译文: 昔日在虎阜山游玩,秋天落叶中听幽怨蝉鸣。今日来到宝珠洞,春水流淌清澈溪泉。 灵岩石刻龙蛇隐现,绀色崖壁蜘蛛垂悬。群峰深邃深不可测,竹林树木何其娟娟。 我披衣来到绝顶,凭吊古人怀豪贤。岩壁高耸如洗砚台,妙迹令人神往遐想。
【注释】 吟魂——即诗魂。化秋烟——指化作秋天的烟雾飘逝。瘦到——瘦得象梅花一样清瘦。骨亦仙——指骨相清奇,象仙人一样。扶病——病重。耽诗——喜爱写诗。雨沈水阁——雨打在水阁上的声音。沉——形容声音沉重。虫子在雨声中鸣叫。老——形容声音凄凉。木落吴江月影圆——指月亮映照在吴江两岸的树叶上,形成圆月。贪看一枝斜入画——指贪看一枝斜斜的花枝。斜入画——形容花枝斜斜地伸入图画之中
游金山作 水晶帘外绝尘气,铃语随风下界闻。 小阁窗寒微有树,长江天远不留云。 春衫罗薄依松静,秋舫镫明隔水分。 拈笔刻厓记游迹,下山归径入斜曛。 注释: 1. 水晶帘外绝尘气,铃语随风下界闻:在晶莹剔透的水晶窗帘之外,尘世的喧嚣已经远离。铃声随风飘荡,仿佛从另一个世界传来。 2. 小阁窗寒微有树,长江天远不留云:小阁楼中窗户寒冷,窗外隐约可以看到几棵树木。江水广阔无垠
【诗句解读】 1. 一枝柔橹渡蜻蜓,酒畔《离骚》读未停。 2. 明月欲残偎树白,湖山破晓入船青。 3. 自怜病骨禁宵坐,最怕春寒袭梦醒。 4. 试取瑶琴弹一曲,恍疑篷底有龙听。 【翻译】 1. 一只柔软的橹,在微山湖上划过蜻蜓。在饮酒时,我继续阅读《离骚》。 2. 月光即将消散,树影变得苍白;湖光和山色在黎明时分映入船中,如青色。 3. 我可怜自己的病弱身体,不能夜坐;最怕春寒袭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秋夜独坐》。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八月十三日坐密倩精舍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八月初十(或十二)日那天,坐在密倩精舍中独自坐着。密倩精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可能是一个藏书丰富的书房或者一个安静的读书场所。 2. 月华如水凉,庭阶花叶警 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月光如水般清澈凉爽的景象,同时也提到了庭阶上花叶的摇曳生姿,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 3. 夜风泠然来
【注释】:八月十三日坐密倩精舍。 幽梦任风吹,踏花来复去。 天晓梦初醒,寒螀犹絮絮。 译文: 八月十三日,坐在密倩精舍。 幽深的梦境,任凭风吹,随风飘来又飘去。 天明时分,梦境才刚刚醒来,寒蝉仍然絮絮叨叨地啼叫不停。 赏析: 《夜归》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幽梦”,点出全篇主题;二句写“幽梦”之境,以风、花、梦的相互关联来表现梦境的迷离恍惚;三句描绘了梦境的短暂和不可知性
【注释】 苕溪:在今浙江省。秦淮秋柳:指秦淮河一带的杨柳,这里借以形容女子貌美。卷子:即“卷子画”,一种书法作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秦淮河畔女史的题画诗。首句写景:“憔悴烟痕水阁头”,“憔悴”一词,用得十分恰当,它既写出了这位女史的体态消瘦,又写出了她的心绪凄楚。“烟痕”二字,则写出了她容颜憔悴的缘由——她正处在愁云惨雾之中,这也正是她的愁苦之源。次句写人:“娟娟凉露怯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