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嵲
诗句:病起清羸废酒卮,茶烟聊复扬轻飔。 译文:我因病而起身体虚弱,无法再饮酒作乐,只能以茶为伴,享受淡淡的清香。 赏析:此诗首句“病起清羸废酒卮”,描绘出诗人在病情发作后,体弱多病,无力再饮美酒的情景。次句“茶烟聊复扬轻飔”,则转向室内,通过品茶的微风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自慰。两句诗虽然场景不同,但都在表现作者的孤寂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
【注释】 《夜坐》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一个清幽宁静的夜晚,主人公独自在屋中静坐欣赏月色和松涛声。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韵味。 地炉火暖壁灯青,虚阁风惊铎乱鸣。 地炉中的火光温暖而明亮,墙上挂着的灯笼映着青色。空无一人的屋子被风吹动,风铃发出响声。 门掩上方山月黑,北窗危坐听松声。 门关得紧紧的,上面是山,月亮很黑。我坐在北窗前,静静地听着松涛的声音。 【赏析】
【注释】 二月二十四日:即农历二月二十。魏塘,在今浙江嘉兴南。 雨罢:雨停,天气转晴。袅袅(nuò):形容柳条柔软细长的样子。 余事:多余的事,闲事。鞭:用鞭子打草,这里指除草。 【赏析】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该组诗共七首,每首五绝一首,写于淳熙五年(1178)二月二十四日至三月七日之间,时杨万里正在江西吉州任提点刑狱公事兼知瑞州
【注释】 木人:木偶。 睡足:睡醒。 理精神:整理精神。 大地山河:指天地万物,包括山、河、草木等。 无口论:没有嘴巴的辩论。 解谈:解说,议论。 来不及:来不及应对。 世间:人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哲理性的诗。诗人以一个“木人”形象出现,说明他已将世俗纷扰置之度外,专心致志地修养自己,以期达到超脱的境界。 “法界颂二首”,即《法界颂》的前两首。法界是佛教语汇,指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总称
【注释】 房州:地名,今属湖南,杜甫曾流寓于该地。掌口:县名,在今贵州黔西。 杜鹃花盛开:指杜鹃花开的季节,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因花形酷似蜀国王昭君的面容而得名。 一任:任凭,听任。青春去:青春年华流逝,比喻时光飞逝。 闲愁:无谓的烦恼。鬓华:指两鬓头发。 古原:指原野,这里泛指荒郊野外。风:春风。树:《杜鹃》诗中多次提及杜鹃树。 满林:整个树林。 【赏析】
诗句: 一行疏柳对柴门,又见荒烟上晚村。 日日墙阴观日影,人生消得几黄昏。 译文: 稀疏的柳树排列在简朴的门旁,又看到烟雾缭绕的傍晚村庄。 天天都在墙角看太阳的影子,人生的黄昏有多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二月二十四日到达魏塘时的景象。第一句“一行疏柳对柴门”,用疏疏落落的柳条来描绘柴门,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又见荒烟上晚村",描绘出傍晚时分的农村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忆见红茵起袜尘,十年相遇浙河津。 殷勤怪我凋双鬓,不似花枝却耐春。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忆见红茵起袜尘:“忆见”表明作者对某事的记忆犹新,“红茵”暗示了某种鲜艳或温暖的场景,“起袜尘”可能是指因为某种活动或事件而扬起的尘埃。整体上描述了一个生动且充满细节的场景。 2. 十年相遇浙河津:“十年”指时间跨度,暗示着一段长时间的分离或不易相见;“相遇”则表示重聚
诗句: 桃花零落怨春回,松下朱门向水开。燕子不知非旧客,依然还取故巢来。 译文: 桃花凋零了,春天已经回到了这里,我站在这棵松树下,看着那扇红色的门前对着流水打开。燕子并不知道我已经不再是这个村庄的居民,依然回到这里,飞进我熟悉的巢穴里。 注释: 桃花零落:指春光逝去,花朵凋谢。 桃花零落怨春回:表达对春天逝去和美好时光不再的遗憾与哀愁。 松下朱门:描述一种建筑风格,即门框用红漆涂成朱红色
诗句: ``` 青叶生林啼鸟新,出门逢水不逢人。 杨花满地披重茧,不信人间有暮春。 ``` 译文: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述了作者在二月二十四日到达魏塘时的景象。 1. 诗句翻译: - “青叶生林啼鸟新”:青翠的树叶在新芽中生长,鸟儿在树上欢快地歌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出门逢水不逢人”:走出门时,只见河水流淌而不见行人
【注释】 魏塘:今浙江省嘉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 荒僻:偏僻荒凉。无杂花:没有其他花朵的陪伴。一枝可慰逐客:一枝桃花足以安慰我这个被贬谪的人。 二月二十六日:诗人于二月二十六日来到浙江,正值春天。 篱外桃花盛开如烁红霞:在栅栏外面,桃花盛开,像灿烂的红色朝霞一样美丽。 黄尘:这里指黄土或尘土。涨黄尘:黄沙漫天飞扬。 篱外桃花忽照人:在栅栏外面,桃花盛开,忽然照到身上。 不有繁红慰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