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嵲
【注】 凌云见桃花: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旷却相随不相识: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白头新:指白发。 拈出还成埋没人: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赏析: 李白的这首《赠汪伦》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也是一首千古名篇。此诗前两句写诗人与主人在桃花潭边分别时的情景。第三句“桃花潭水”是实景,而“不见”则暗含着一种虚景
诗句如下: 何郎当日在房州,曾见梅花倚郡楼。 译文:曾经在房州见过你,你靠在郡楼的梅花旁。 注释:何郎,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侍儿。房州,是古代地名。 赋罢凌风人已朽,后来白尽几人头。 译文:诗才耗尽之后,人就如风中残烛一般消逝。 注释:凌风,这里指写诗。后来,表示之后。白尽,形容人的生命短暂。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首句通过回忆昔日的情景
注释: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茫茫白水环虚市,股引清渠绕梵宫。 一夜春风入高柳,恍如身在海涛中。 译文: 二月二十四日到达魏塘,眼前是一片茫茫的白水环绕着空旷的集市。清渠沿着佛堂蜿蜒流淌。 一夜之间春风拂过高高的柳树,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到达魏塘后所见的自然风光。首句“茫茫白水环虚市”,形象地描绘了宽阔的水面和平静的市景,给人一种宁静、宽广的感觉。次句“股引清渠绕梵宫”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咏鹤 - 注释:这首诗通过描述鹤的高贵和超凡脱俗来表达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赞美。 - 译文:心中期待着能够附随凤凰,一起飞上云端;但绝不与平庸之禽共处一园之中。 2. 心期附凤参云驾 - 注释: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成为凤凰一分子的愿望和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高位的渴望。 - 译文:心中期待着能像凤凰一样,参与那高高在上的云驾。 3. 岂与凡禽共苑园 - 注释
【注释】 雠(chóu):校勘,指校订书籍。雠书不必天禄阁:意思是说校勘书籍不必到天禄阁去。林下:山林之中、竹林之中。巾箱:古代一种小书箱,多用竹或木制成。昵饮:亲热地饮酒。太乙:指北斗星。青藜:指北斗七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山中校书时,有田父携酒来见访而作的一首七绝诗。 前两句写自己校书的环境:不必到天禄阁去校书,只要在竹林之中,把书箱带在身边,随时都可以校对文字,这是多么自在啊
【注释】 咏:吟咏,歌唱;鹤:一种鸟。昂藏:高峻貌。风标:风度。公子:古代称贵族子弟。惭恨:惭愧。君:指诗人自己。 【译文】 它并不因为位置不同于鸡群就与它们不同,而是自有一种傲岸不凡的气势。 如果使那些风度翩翩的公子看见了它,也一定会惭愧自己的不如它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咏物寄怀,表达了诗人对于鹤的仰慕之情。首句写其与众不同,次句写其傲然独立,三句想象其若见贵公子则羞怯
【注释】 风潮初见土人云:七月二日,海上刮起大风,整整一昼夜才停息下来。海边的人说这是“风潮”,即风暴的意思。 却以所经疑柱史:我经过这里,怀疑是柱国时期的旧地。《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上柱国府,在益州江陵县西。”《元和郡县志》又记“上柱国故城,汉之临沮县也,后魏为上柱国治,今益州江陵县是也”。 著书应只为中原:我写这本书,应该只是为中原而作。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三年(748)
注释: 咏鹤 千年一度复来归,城郭何人识令威。 当日荣华竟谁是,只应皆作路尘飞。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一只鹤的赞美。首句“千年一度复来归”意在表达鹤的归来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必然性。第二句“城郭何人识令威”则是说这只鹤虽然已经回归了,但是人们却无法辨认出它是一只鹤。第三句“当日荣华竟谁是”表达了鹤的昔日荣华早已过去,现在只能与尘土为伴。最后一句“只应皆作路尘飞”则是一种无奈的感叹
【注】:孤山:杭州西湖的景点,山上有灵隐寺。 日薄城烟湖面红,胜游常恨隔崇墉。 薄,迫近,临近。城烟:城外的烟雾。 胜游:好游的地方。崇墉:高大的城墙。 不如纵棹绝湖去,却听孤山打暮钟。 棹:船桨。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诗人站在城头,面对西湖美景而有所感,于是挥笔写下这首诗。首句写景,描绘出一幅城头眺望西湖的图画;颔联写情,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无法亲临其地的遗憾之情;颈联写趣
【注解】 七月二日大风作一昼夜方止土人云此风潮信也三首:这是组诗的第三首。 风不终朝闻老氏,撼山今既一期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风不是一天吹来的,而是刮了很长时间,才把山给摇动了,现在虽然已经停止了,但是山体已经被破坏了。 得非造化夸能事,要使人无尽信书: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让山摇动,让人相信《尚书》,但这种力量是有限的,人不能永远被欺骗。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