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昆田
《题郎与贤多丽图五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古代文人生活的作品,通过对一幅多角色画中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不同风貌和内心世界。下面是诗句、译文、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 诗句: 一榻横眠不据鞍,腰间革带十围宽。 疑君面有封侯骨,拂袖如何便去官。 - 译文: 一张床横躺着休息,不用骑马,腰上的皮带宽宽的。 怀疑这个人脸上有成为侯爵的骨头,他怎么能突然辞去官职呢? - 关键词注释: -
注释:在小长干附近停船,江上多的是像石尤一样的石头。听说春天的美景在桃叶,却没有好梦到扬州。 赏析:诗人以“春”字作为贯串全诗的线索,将江南的风光、景色以及自己游子的身份、心情巧妙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入世人人似走珠,骨经百炼只寒儒。 顾郎自是难衣食,莫为天寒便解襦。 注释: 入世人人似走珠,比喻每个人都像珍珠一样珍贵。骨经百炼只寒儒,意思是人的骨气经过磨练才能显得高尚和坚韧,但这种坚韧在严寒中只会显得更加寒冷(寒儒)。顾郎自是难衣食,意思是顾先生(顾渭符)自己就是难以维持生活的,这里指的是顾渭符生活困苦。莫为天寒便解襦,不要因为天气寒冷就脱掉棉袄。 赏析:
注释:马儿纷纷跑去做官,荒林里谁会驻足停留。读书本是你家的事,何况正值秋天枫叶变红。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林读书图。首句“粟马纷纷作好官”,以“粟马”指代马,是说那些马纷纷跑去做官,热闹非凡,与下文形成对比,更突出了读书的清静。第二句“荒林谁肯小盘桓”,荒山野林没有人愿意驻足停留,与前面做官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第三和第四句写读书,“读书原是君家事”指的是读圣贤书(儒家经典)
注释: 岁暮春初动客心,乡愁如疟日相寻。 不因叶子终宵戏,官舍难禁漏鼓沈。 岁尾春天开始时,我的心情就开始波动,因为思念家乡就像得了疟疾一样不断发作。 不是因为叶子落下来可以通宵玩耍,而是官舍难以忍受那沉沉的更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他的好友顾渭符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岁暮春初动客心”,写诗人在岁末春初之时,心中就已涌动着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征衫上还留有泪痕的痕迹,新酿的酒让我的心更加激动。 我高兴地与你相遇,我们用吴语交谈着家乡的话题,一灯如豆照亮了我们的对话。 赏析:这首诗是顾渭符写给友人的赠诗。诗人在赴京途中偶遇旧友,感慨万千,遂写下这首七绝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征衫留得泪痕斑”,描述了诗人在前往京城的途中因思乡之情而流泪的情景。征衫即出征时的军装,这里用来象征旅途的艰辛。 次句“诗酒新来胆不豩”
【注释】: 漫说佳人绝世无,绕身一一是名姝。 更看意气粗豪甚,满耳金镮立固姑。 译文: 漫说佳人绝世无,绕身一周是美女。 再看你意气豪迈得很,满耳朵都是金环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女子的诗。诗人用“漫说”和“更看”两词,表明对佳人的观察与感受,不是泛泛之谈。开头两句写女子的外在美,“绝代”和“名姝”,突出了女子的美丽。第三句写女子的内在美,“意气粗豪甚”,说明女子有豪迈的气概
【注释】题郎与贤多丽图: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是《题郎与贤多丽图五首》,其中“五首”指的是这五首诗。文人武士载连车:文人武士们载着连车载满了书籍和武器。文人指书生,武士指武将。把笔弯弓尽不如:文人武士们把笔握在手里,弯弓射箭,但是都比不上自己。铁衣才卸却:卸下了盔甲。又铺匹练草军书:卸下了盔甲之后,他们铺开一张白色的丝绢作为军营的帐幕,上面写有军事命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罢后的宁静景象
注释:我南船北马二十年,头发已经白了,懒得打开那夹注的书。 羡慕你秋天的鹰双眼细长,不让陈旧的书页被虫蛀。 赏析:此诗是诗人为汪无已《秋林读书图》题写的两首绝句。第一首写自己因年老体弱,不愿再读那些枯燥无味的古籍。第二首则以羡慕之心,赞汪无已有眼力,能看到书中的精彩内容
注释:钟乳石般晶莹的金钗,让我想起尚未忘记的兴味;温柔乡胜过白云之乡。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此,不羡慕朝靴踩踏着晨霜。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钟乳金钗”、“白云”等自然景象,赞美了人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诗人以钟乳金钗为引子,引出对“温柔乡”的向往,进而将“温柔乡”与“白云乡”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温柔乡”的美好。最后,诗人用“人生乐事无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