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昆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特别是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此诗前两句写灯光与剑光相接,锦衣玉貌并登台,用“一片”两字形容灯光、剑光相接,既形象描绘了舞台的宏伟壮观,又突出表现了演员们的英武神勇;后两句写西河之舞应如此,合在公孙弟子行,点明歌舞的内容和特点:西河是古代地名,这里指代少数民族,他们跳的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动作优美大方
【注释】 莱襦:古代妇女的衣裙。叔席:指宴席。观乐:观看音乐。同禹平卓崙赋五首:指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韵》中的前十二诗,共十二首,是元稹在唐宪宗贞元年间与李绅、李夷简等人共同创作的一种新体乐府诗。谱新声:指为新乐府诗谱写新的曲调。歌喉一索明珠滑:歌声如同明珠滑过一般。春三自在莺:指春天黄莺自由自在地飞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七律
【注释】 1.题雪中山茶:指在雪中画的山茶花。 2.开处常愁素雪停:开花时常常担心积雪融化,使花色失去艳丽。 3.温黁:用炭火烘茶。 4.砚头瓶:砚台旁的瓶子。 【赏析】 《题雪中山茶画扇》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咏物诗。 首句“凌冬百卉尽飘零”,写冬季草木凋落,百花零落的景象。这一句以大笔触勾勒出一幅萧瑟苍凉的冬季画面,为下面描写“山茶”作铺垫。次句“开处常愁素雪停”,写山茶花盛开时的景象
注释:你已把全家都带上了渔船,独自坐在船上吹笛子,随着凉烟飘荡。画中的你胜过我,因为图中的芦花白、枫叶红,正是十月深秋的景象。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渔父的诗,描绘了一个渔人在秋风中乘船捕鱼的情景,通过对比诗人自己和画家的作品,表达了对渔父生活的羡慕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渔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
诗句释义与赏析: - 第一句“厎须结网网西施”: - 关键词:“厎须”是地名,位于今中国安徽省。这里的“网”指的是捕鱼的工具。 - 注释:描述了一个场景,即在底须这个地方,渔民们用网来捕捉像西施那样的美人鱼(一种传说中的鱼类)。 - 赏析:这句诗以生动的比喻,将美人鱼比作美丽的渔网,形象地描绘了底须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和当地的渔业文化。 - 第二句“陌上偏多绝世姿”: - 关键词
莱襦叔:指齐地的少年。叔名莱,所以称为“莱襦叔”。 明艳:形容颜色鲜明艳丽。 胜吴童:胜过吴地的少年。胜,超过。吴,古国名,在今江苏、浙江一带。 小部:即小乐府。团成数月中:把小乐府组织起来,时间已经过了好几个月了。 愔愔(yīn yīn): 形容声音和谐悦耳。 歌细细:歌声细如丝,柔美动听。 回头一笑软尘红:回头看看时,那笑靥娇媚如红颜,映照得尘土都变得柔软而红润。 赏析
【注释】 莱襦叔席:指汉文帝刘恒的弟弟,名参,字仲,汉景帝时为御史大夫。观乐同禹平卓崙:指汉代人王褒的《四子讲德论》。四子:即禹、皋陶、契、稷(si)四人。他们被认为能讲明道德,是“四圣”。 五首:指《四子讲德论》中的五篇。其一云:“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其二云:“圣人者,兼物而不累于物者也。”其三云:“圣人者,不逆寡而助众者也。”其四云:“圣人者
如此双飞蛱蝶何, 眤人裙摺扑春罗。 自从一月单栖后, 怪杀田家禁忌多。 注释: - 如此形容蝴蝶双飞的美丽景象。 - 蛱蝶指的是美丽的蝴蝶,何表示什么。眤人指的是采桑的姑娘,裙摺扑春罗形容其裙子褶皱随风飘动的样子。 - 一月单栖后表示自从一个月前她独自飞行以来。 - 怪杀表示惊讶的意思,田家禁忌多是指农民对蝴蝶飞翔时翅膀拍击产生的声响感到奇怪和忌讳很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
赠眼医方叟 年来银海倏生花,窗下观书似雾遮。 好乞金鎞刮尘膜,此生还欲尽三车。 注释 1. 年来银海倏生花: 银海比喻清澈明亮的眼睛,忽然间眼睛里出现了像花朵一样的斑点或问题。 2. 窗下观书似雾遮: 在微弱光线下读书时,书本的字迹模糊不清,如同被一层烟雾遮挡。 3. 好乞金鎞刮尘膜: 指请求医生使用金属器具清理眼睛上的尘埃和污物。 4. 此生还欲尽三车:
注释: 陷湾泉边,我和你相遇,已经四年了,往事让我深思。今天,我们一起乘坐轿子经过这里,你穿着青色的衣服,而我,却像草一样苍老,我们彼此都感到凄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陷湾泉畔偶遇旧友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重逢和内心的感慨。诗中“陷湾泉畔相逢处,旧事思量巳四年”两句,通过“陷湾泉畔”、“相逢”等关键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怀旧的氛围;同时,“旧事思量巳四年”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