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昆田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鲁松江的朋友的,表达的是他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江村长日卧三椽,生事萧然绝可怜。” 这里的“江村”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一个宁静的乡村,而“三椽”指的是简陋的屋子。诗句表达了诗人在乡村生活中感到的孤独和无助,生活虽然简朴但缺乏生气,这让人感到有些可怜。 “岁熟仍书求米帖,市喧因想买山钱。” 这里描绘了乡村生活的艰难
过演溪书屋 棋阁经窗倚乱坡,春风随意发高歌。 舍前舍后梅花放,闲往闲来酒伴多。 古样宽衫裁白罽,新方小酿泻红螺。 日长无事须寻句,第一先防热客过。 注释: 1. 过演溪书屋:路过演溪的书屋。 2. 棋阁经窗倚乱坡:棋阁靠在经过的窗户旁边,四周是杂乱的山坡。 3. 春风随意发高歌:春风轻轻吹拂,让人忍不住放声高歌。 4. 舍前舍后梅花放:在房子的前前后后都是盛开的梅花。 5. 闲往闲来酒伴多
【注释】 先生:指钱武子。七十:七十岁。鬓苍然:形容人的头发花白,年老貌苍。合:该。地仙:道教称能修炼成神仙的人。沽:买。分题:即分韵作诗。耸肩:耸起肩膀,好像在寒夜中行走的样子。苦齑:一种腌菜。江外:这里指江南。传新法:传播新的做法。子蟹:小蟹。叠小钱:用铜钱叠成的蟹形的装饰物。 【译文】 七十岁的先生头发都花白了,该是人间的神仙了。 常留客人买深巷中的酒,为客人分韵作诗时
深红落尽只长吁,十载相期计本迂。 咫尺花源迷径路,年时桃户记根株。 溪边枉结千丝网,袖里难寻一串珠。 幽恨欲消消不得,拟将心事付圆蒲。 注释: 1. 深红落尽只长吁,十载相期计本迂。 - 深红色的花朵已经凋谢,只剩下深深的叹息;我们约定了十年的时间,但计划本就不切实际。 2. 咫尺花源迷径路,年时桃户记根株。 - 虽然距离很近,但花源的路却让人迷失方向;每年桃花盛开的时候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且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初秋风雨兼旬南渟再过草堂赋此志喜 初秋:指季节,秋季开始的时候。风雨兼旬:形容天气恶劣,风和雨连续不断。南渟:地名,这里可能是作者的所在地或某个特定的地点。再次经过草堂:草堂可能是指作者曾经停留的地方,或者是一个普通的住所。赋此志喜:表达对这次经过草堂时心情的喜悦。 2.
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和杨发南渟》。 一、首联: "一艇清溪拥乱蓑,早将声利付东波。" - 这句诗描述了作者在南渟的生活环境。"一艇清溪"描绘了作者乘坐的小船在清澈的小溪中的景象。 "拥乱蓑"则形象地表现了船篷下杂乱无章的衣物,可能意味着作者的随性或对生活的随意态度。"早将声利付东波"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看得很轻,宁愿让它们随着流水飘散的态度。 二、颔联: "梦魂久矣名山约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描绘江乡的风光和景色,表达了对友人南渟之白下离别的不舍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片帆又指莫愁村,风物江乡试一论。 注释:“片帆又指”,即片帆再次指向某个地方,可能是一个地名,如莫愁村(位于今南京市六合区)。“风物”,指的是当地的自然风光。“风物江乡”指的是风景如画的地方。“试一论”表示试着谈论或者评价一番。 赏析:诗人在告别之际
南渟至自清溪,出示黑蝶斋近词和演溪老人韵。庚申接月客京师,长记挑灯夜雨时。感旧最工长短句,倦游还著苦辛词。毡衫席帽愁边老,钿合金钗梦里遗。莫怪相看倍惆怅,年来侬亦鬓成丝。 注释: 1. 南渟至自清溪:从南方的清溪来到此地。 2. 黑蝶斋近词:指作者自己的作品集。 3. 庚申:农历年的第6个月份。 4. 京师:古地名,即现在的北京城。 5. 挑灯夜雨:在夜晚用油灯照明,雨天更显凄凉。 6. 长记
解析与译文: 诗句注释: 1. 岁岁江南一解装 - 每年江南,卸下行装。 2. 酒徒迎客小山旁 - 酒馆旁边迎接朋友。 3. 病来犹倒三升榼 - 生病时还倒出三升酒。 4. 醉后同眠六尺床 - 酒醉后一同睡在六尺宽的床上。 5. 锄菜几时分瘦地 - 在瘦瘠的田地中劳作。 6. 叉鱼只合老宽乡 - 只有宽阔的乡村才能叉到鱼。 7. 夜凉西北频牵梦 - 夜晚凉爽的时候,常被梦境牵引
夏日村居二首 其二 夏天的乡村,有鸡在斗酒,谈新桑。 得到良马而失去羊,绝了较量。 衰病不堪徒校走,梦魂不羡甲科郎。 文章报国谈何易,贫贱骄人计本良。 坐在哭行歌君莫怪,世闲原有接舆狂。 注释: 只鸡斗酒:只鸡斗酒,意指只有一只鸡和一壶酒。 新桑:新种的桑树。 得马亡羊:比喻得失之间的区别。 衰病:年老体弱的疾病。 校走:形容身体虚弱无力。 梦魂:梦中的景象或感受。 何易:如何容易。 贫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