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昆田
送元上人游庐山 我昔云中望五老,急呼烟艇渡九江。 骡车掀簸不可坐,数钱更顾篮舆扛。 萦纡一𨓷入浓翠,东林古寺晨钟撞。 马耳峰尖云滃滃,㺅溪桥厎泉淙淙。 三笑颓墙黯遗照,六朝老树撑空腔。 店旁虎踪大于碗,爱山不掩黄昏窗。 匡庐虽然落吾手,真面未睹心难降。 花宫五百劳梦寐,悔不著屐凌崆谾。 上人十年遍行脚,谓我欲识庐山庞。 鸭头水绿鸭脚黄,宫亭湖面浮轻艭。 红藤七尺拄绝顶,青鞋一緉趟危矼。
【注释】 齐东:指齐地,泛指山东一带。 滇南:云南的南部地区。 为有:因为有。主人贤,主人贤良。 万里行:远行万里。 归装:收拾行李。 别酒:饯别的酒。 朔日:冬月或农历月初,即阴历12月份。 拍翅头鸡鸣:拍翅膀声大,鸡啼声亦响。 译文: 久居在齐地,又去问滇南的行程。 因为有主人贤明,不怕远行万里。 收拾行李望太阳落下,送别酒杯喝到初月上。 男人可怜可悲,衣食困顿此生。 水村多良田
注释: 1. 有若瘿在柳:指树木因疾病或环境原因,形成像瘿瘤一样的畸形。 2. 有若瘤生榆:指树木因环境恶劣,生长出瘤子。 3. 有若瓜瓠悬:瓜瓠是葫芦科植物,形状似瓠,但通常不会挂在树上。此处形容树木长出不寻常的形态。 4. 有若花蕊敷:指花朵开放时,花心部分像花瓣一样展开。 5. 有若飘飘云:形容树冠轻盈飘逸,如云一般。 6. 有若累累珠:指树上挂满了像珠子一样的果实。 7. 有若佛髻撑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诗歌的能力。解答时必须明确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要紧扣注释提示和关键词语进行翻译。“乞食”意为“讨饭”,“乞米帖”意为“乞讨米粮的文书”,都是指乞食、乞米;“亦”的意思是“也”;“低心”是“低声下气”的意思;“治生”意思是“谋生”。 【答案】 陶渊明有《乞食》诗,颜鲁公有《乞米帖》。古来贤达人,亦为饥所胁。低声下气地向亲朋求助,难免口嗫嚅嗫。我徒拙治生,终岁行劫劫
天门山 天门山屹立,江水在其中流淌。 如果不是帝遣巨灵劈开,就是大禹治水施神功。 不然一峰怎么突然中断,断处铲削的痕迹还相同。 双崖壁立各千尺,遥遥竞长如争雄。 千艘晚泊估客船,万鼓夜吼蛟人宫。 我昔日买轻舠,放棹自皖公。 笺天乞风天已许,飞廉崛强不肯从。 微如虮虱敢径请,此子狂悖犹卢仝。 是时孟夏正暄暖,打头三日吹颠风。 阿香玉女乃其党,急电闪烁雷丰隆。 雨师空中亦助力,大点飒飒敲乌篷。
【解析】 “楫堂”指船,是舟行水上的代称;“索题秋林听泉图”指索取为秋天的树林中泉水所发出的悦耳声音而作的诗歌;“四字为韵”,即每句的字数要符合平仄韵律的要求;“可翁画诗书,直逼玉局仙。”中的“可翁”指苏轼(苏东坡)自称,也可解释为他人对苏轼的称呼。“玉局仙”指苏轼自比仙人,以表明他的高洁志趣。“趋庭有令子,才亦如斜川”:苏轼在黄州时,其弟苏辙任成都太守,苏轼写信给弟弟说:“我有个儿子叫苏迈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比较、辨析。此题注意从以下方面分析: (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2)把握诗中重要词语的含义。(3)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4)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诗人的创作意图。(5)评价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或用一两个最突出的方法即可)。
注释: 这句诗的意思是:站在山崖上回望,只见江水碧绿清澈,仿佛要滴落下来一样,亭亭玉立的山峰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翠欲滴:形容山间的绿色植物茂盛,好像要滴落下来一样。 莲花幢:指山上的山峰,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诗人站在山崖上,回望着脚下的江水,发现江水碧绿清澈,仿佛要滴落下来一样,而山上的山峰亭亭玉立,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古风五十九首》。 诗句释义: 1. 荒林有怪鸱:荒废的树林里住着一只怪异的鸱。 2. 寄养于凤皇:被寄养在凤凰那里。 3. 凤实覆翼之:凤凰用它的翅膀覆盖着它的孩子。 4. 日夕还相将:每天傍晚,它们都一起回来。 5. 栖梧食竹实:栖息在梧桐树上,吃着竹子上的果实。 6. 嗈嗈鸣高冈:在高高的山冈上发出声音。 7. 百鸟时来朝:各种鸟儿不时地来朝见。 8.
古来画石者,但取传形模。 皴法只数家,彼此相描摹。 往往落窠臼,西抹还东涂。 谁能出新意,卓卓超恒区。 雪堂太守贤,治行冠楚都。 大薤拔一本,清水盛一盂。 铃斋寂无事,嗜古忘百须。 周遭攒竹树,左右罗弦壶。 书盈邺侯架,画满将军厨。 花开砚头瓶,香炙戟耳炉。 乃于一岁中,写作百石图。 非惟状貌异,兼之肌理殊。 墨为阴阳炭,笔作造化枢。 有时舍笔墨,其法绝代无。 或木皮草根,或竹叶花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