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宗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应了解全诗内容,然后逐句翻译诗句,最后分析概括每一句在整首诗中所起的作用。 “瀛岛蟠龙玉吐馨”,瀛岛:即海中仙山,泛指神话中的蓬莱三座仙山。蟠龙:盘曲的龙。玉:这里指龙涎香。馨:香气。“龙涎香”是本诗的第一句,也是全诗的主题。诗人用“瀛岛蟠龙”来形容龙涎香,突出了它的高贵和神秘。 “轻氛飞绕博山青”,博山
注释: 玉壶冰:比喻晶莹剔透的冰。 白似中乾满不倾,是空是色冻无声。十分莹洁瑕疵净,一样光辉表里明。云母夜藏珠晕冷,水晶寒孕月华清。美人睡起销金帐,折得梅花插未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的第一句“玉壶冰”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形象地描绘了冰的洁白、透明和坚硬。这种描述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壶晶莹剔透的冰,给人一种清凉、宁静的感觉
琉璃帘 澄光摇碎一庭秋,莹碧玲珑绉浪浮。 净练悬风晴未落,明河接地晓难收。 冰痕半卷银钩冷,绣带低垂玉缕柔。 纤手怯寒轻揭起,不妨月影上南楼。 译文: 琉璃帘上的光泽如同秋天的阳光一般明亮,晶莹剔透如同珍珠般细腻,在微风中摇曳生姿。那清澈如水的画面,仿佛是湖面上波纹荡漾,让人心旷神怡。 在晴朗的日子里,琉璃帘悬挂在空中,阳光洒下,没有落下。就像明亮的银河挂在天空,照亮了大地
【注释】: 莲灯:一种用荷花制成的灯笼。 芙蓉:荷花别称。午夜芳:指荷花夜晚盛开,散发幽香。 兰釭(gāng)照破西湖梦:兰灯照亮了西湖的美梦,使美梦得以实现。 火树烧残太液香:火焰般的树木燃烧殆尽,留下太液池中的余香。 焰暖应愁擎夜雨:灯火通明,暖意融融,却令人忧愁地面对夜晚的雨滴。 烬寒不为倒秋霜:虽然已经熄灭,但依然寒冷如秋天。 零落红衣绕画梁:荷花花瓣凋零飘落,如同画梁上的彩饰。
螺杯香醅浮蚁入旋涡,半壳苍琼费琢磨。 半壳苍琼:形容酒的质地如玉般细腻。费琢磨:比喻制作酒的过程复杂而精细。 应愧美人盘宝髻,且供豪客捲金波。 尊中绿照珠光润,掌上春擎海气多。 安得沧溟俱变酒,垂涎终日饮如何。 注释: 1. 螺杯:一种用螺壳制作的容器,常用于盛放美酒。 2. 香醅浮蚁:指酒香四溢,酒液中泡沫翻涌。 3. 半壳苍琼:意指酒的质地细腻如玉,清澈透明。 4. 费琢磨
螳螂簪 螵蛸枝上化薰风,飞掠诗翁短帽中。 鬓雪冷侵霜斧落,发云寒压翠裳空。 为裁象齿形如在,试插蝉冠气尚雄。 开卷寻行烦一指,不须当辙怒庄公。 注释: 1. 螳螂簪:一种以螳螂为主题的首饰,螳螂是一种昆虫,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 2. 螵蛸枝上化薰风:螵蛸是一种植物的果实,其形状独特,犹如一只螳螂。在枝头上,它的果实仿佛受到了薰风的洗礼,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3. 飞掠诗翁短帽中
【注释】 蟾蜍:指砚。水滴:指墨水。三足:指笔架。爬沙:形容笔在砚台上移动的样子。饮海归:比喻笔能吸取大量的墨水。案头:指书桌上。飞堕:落下来。毛颖:指毛笔。临池:指写字或绘画。不借:不需要。姮娥:指月亮,这里代指月亮的倒影在水中。蓄润:指积存水分。凿开:指用笔蘸取。琲(bèi)磊落:指笔蘸墨时,墨珠四散的样子。分涓滴尽:指用尽笔中所有墨汁。墨淋漓:指字迹流畅自然。恩波:指恩泽、恩惠之情。龙蛇
【解析】 1. “芦花被”:指用芦苇编织成的被子。“被”,是床的附属品,用来盖在身上御寒的。 2. 译文:白色的芦花比杨花还要洁白,暖和得像炉火一样。纤尘难到黑甜中。 3. 赏析:首句写芦花被的颜色和质地,以白、暖、软等词语描绘,突出其洁白无瑕,温暖如火,柔软舒适的特点。第二句写芦花被的用途,可以抵御寒冷,使睡者进入甜蜜的梦乡。第三、四句通过比喻手法,写出了芦花被的质地轻盈、蓬松
【注释】 1. 乌纱:即乌纱帽,古代官员的官帽。 2. 一网清风两鬓寒:用“一网”比喻官帽,把官场的污浊空气像网一样捕捉住,只留下清风拂过两鬓。 3. 筛影:指筛子的影子。 4. 斜界:指棋盘的边缘。 5. 渔父:指隐居江湖的隐士。 6. 怒发冲冠:头发因愤怒而竖立起来。 7. 笼络尽:被完全罩住了。 8. 诗翁: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官帽上的纹路
胭脂 仙花和露捣芳尘,驻得宫娥不老春。 注释:仙女的花瓣沾着露水,就像捣碎的花粉洒落在尘埃中。这些花粉能使宫中的女子青春永驻,永远拥有春天般的美丽。 香晕红潮生玉颊,暖融绛蜡点樱唇。 注释:随着微风轻轻吹过,脸颊上泛起了一抹淡淡的酒红色,就像少女的双颊被胭脂染成红润的样子。那如樱桃般鲜红的嘴唇被温暖的烛光映照得更加娇艳欲滴。 渭流涨腻人应远,宫井留斑恨愈新。 注释:渭水之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