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翰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思想家王慎中(1545~1596)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释: 1. 小桃源为未质夫赋 - “小桃源”指的是一个地方或场所,“未质夫”可能指的是一个尚未被命名的人物或者指代特定的人。 2. 桃源欲觅恐荒唐 - 此句表达了想要寻找那个“小桃源”的愿望,但又担心那里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地方,即“怕是假的”。 3. 此境依稀在海昌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妇人,她在春天的早晨离开了丈夫,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孤独,她的心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萱草香销泪湿衣,白头人去思依依。 - 关键词解释:萱草 - 一种常见的花卉,常用来象征母爱或者母亲的意象。 - 译文:香气四溢的萱草花让泪水沾湿了衣裳。白发的人离去,我满心的思念难以割舍。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钱塘十咏东海朝暾 南北峰前里外湖,秋清偏爱月轮孤。 神鱼听乐有时出,倦鸟安巢不夜呼。 十里水云涵玉鉴,万家民物在冰壶。 涌金门外曾行处,人道贤侯似大苏。 注释: 1. 南北峰前里外湖,秋清偏爱月轮孤:描绘了钱塘江两岸的山峰和湖泊的景象,秋天的时候,月光特别明亮,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2. 神鱼听乐有时出,倦鸟安巢不夜呼:描述了神鱼在听到音乐时会出来游动,而疲倦的鸟儿则选择在夜晚休息,不去鸣叫。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庐陵”即今江西吉安市,“龙溪”指赣江之支流——赣江。“段礼庭”是人名。此诗为赠序之作。开头四句点明送别之人,并对其表示敬意。“逸士”是指品德高超而又有才能的人。作者在此处用典,意在赞美其人品与才华。五、六两句以欧阳修为比,称颂对方学问渊博,道德高尚,并有远见卓识。七、八两句写景。夜半时分,忽然想到天上的织女,于是便产生了强烈的联想。“抟桑”即织女。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以道的《溪山隐居图为吴以道题》。 诗句翻译: 1. 松下茅斋清昼寒,乘闲来此得盘桓。 - 松树下的小茅屋在清晨时分显得异常清幽宁静,我趁着闲暇来到这里休息游玩。 2. 雨深南涧乘纶钓,云出西山拄笏看。 - 在南边的山涧中大雨滂沱之时我正在垂钓;等到乌云消散,我拄着手杖欣赏西山的美景。 3. 黄鸟引雏过院落,白鸥忘我近阑干。 - 黄鸟带着小鸟飞过庭院
【注释】 董士勉架阁所藏霅溪翁观梅诗意图:董士勉收藏了一幅《霅溪翁观梅》的画。霅溪翁是南宋画家米芾的别号。 丹青:绘画,也指书画。这里指画梅的画家。 要观清浅黄昏处:要看到梅花在黄昏时分的幽美。 经营惨澹中:在暗淡的色彩中精心构思。 一鹤一琴犹旧日:画中有一只鹤和一把琴,就像以前一样。 集丘集水:聚集山丘和流水。 郎官画省:郎官是皇宫中的官员,画省就是宫廷内负责绘画的机构。 东阁吟诗兴颇同
这首诗是送别李克进的经历,并表达对其父母丧事归葬维杨的同情与祝福。下面是逐句的注释: 送李克进经历护二亲丧归葬维杨 - 清时人物自风流 - 在清明时期,那些才华横溢的人物自然流露出他们的风度和气质。 - 写竹真如老蓟丘 - 李克进擅长画竹,他的画技如同老练的画匠一般,栩栩如生。"蓟丘"是指古代地名,这里用来比喻李克进的画技高超如古人。 - 绿水芙蓉思晋地 -
诗句解释 1 泮宫乐育万菁莪 - “泮宫”指的是古代学校中的泮水,泮宫乐育万菁莪意味着在泮宫中培养出众多杰出的学子。 2. 折柳西湖奈别何 - “折柳”通常与送别时的场景联系在一起,表示不舍和离别之情。“奈别何”表达的是对离别无奈的心情。 3. 鹦鹉莫题当日赋 - “鹦鹉”这里可能指的是鹦鹉洲,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唐代诗人崔颢曾作《黄鹤楼》的著名地点之一。“当日赋”暗示着曾经有过的诗作。 4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谯”,城上的望楼;“画里”,像画一样;“三千里”:指东南西北方向的距离;“六合”,这里指天地四方。 【答案】 吴山伟观 (其一) 谯楼佳丽倚高寒,城郭浑疑画里看。
东郊劝农为王侯必先赋灵雨初零动土膏,东郊五马出游遨。 东郊:指京城的郊区。五马:指古代帝王出行的车驾,以五匹马驾车。游遨:游览。 老农欲遂三秋望,贤守宁辞一日劳。 老农:指农民。三秋:指农历九月。贤守:指贤明的官员。宁辞:宁愿不辞。 牛角无歌何用扣,豚蹄有酒正颜操。 牛角无歌:指牛没有音乐伴奏。扣:敲打牛角。豚蹄有酒:指猪有酒肉可吃。正颜操:指端正态度饮酒作乐。 题诗记得豳风句,祭韭开冰复献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