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祺
诗句: 何地偏多竹,翛翛庭院幽。 译文: 哪里的庭院里竹子特别茂盛呢?院子里显得十分幽静。 注释: 1. 何地:哪里。2. 偏多:特别茂盛。3. 翛翛:闲逸的样子。4. 庭院:院子。5. 幽:深暗,幽静。 赏析: 这首诗以“何地偏多竹”开篇,通过描绘出竹林在哪个地方特别茂盛,从而营造出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紧接着,诗人用“翛翛庭院幽”来形容这种环境,表现出了竹子带来的宁静与舒适
``` 别驾之官日,都城欲夏过。 一篷畿甸雨,双桨石湖波。 郭外青山少,城边白水多。 三吴民垫久,拯援术如何。 注释: - 别驾之官日:指曹判官担任的官职。 - 都城欲夏过:指都城的夏天即将到来,暗示着夏季的到来将带来酷热。 - 一篷畿甸雨:指一场降雨。畿甸为京城附近一带。 - 双桨石湖波:使用桨划动水面,形成波纹。 - 郭外青山少:指城外的青山相对较少。 - 城边白水多:指城中的水相对清澈
【注释】 王子:这里指隐士。幽栖地:隐居的住所。萧森:形容山林树木苍翠茂盛,声音寂静。好风催布席:好风吹动竹席铺开。疏雨罢鸣琴:稀疏的春雨停止弹奏古琴。天籁醒尘梦:自然之音响使尘世的梦幻醒来。凉阴伴醉吟:凉爽的树荫伴着醉酒后的吟诗。几竿浑不俗:几株竹子很自然,毫不做作。赖尔悦闲心:赖你的竹子使我心中高兴。 【赏析】 首句“王子幽栖地”点明诗人身份。“萧森修竹林”,写幽居的环境,萧森、修竹
注释: 听说姑苏郡位于东南沿海,那里靠近海洋潮水。圩田多受夏季洪水的影响,而场圃的庄稼在秋季时减少了苗子。这里应该遵循以前的教诲,废除烦琐的旧规定。此外,还要谨慎持守,这里的玉石和丝绸非常丰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好友曹判官的一封信中的第二首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他对好友治理苏州的祝愿和支持。 诗人开篇就提到“闻道姑苏郡,东南近海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诗句释义与赏析 绾雾纤纤指,凌波小小莲。 - 绾雾:形容女子手指细长而洁白如雾,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 纤纤指:强调了手指的纤细和柔美。 - 凌波:出自《洛神赋》中“凌波微步”,形容女子轻盈的步伐。 - 小小莲:莲花是高洁的象征,此处可能暗示女子的清纯或美丽。 春山银烛下,秋水玉尊前。 - 春山银烛:春天的山峦被银色的烛光照亮,营造出宁静而浪漫的氛围。 - 银烛:通常用于点烛照明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名句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感性,所以默写要注意字字都写正确,同时还要注意情境而默写出相应的句子,做到“形神”兼备。此题中重点注意“翳”“娟然”“偏”“苔沿”,书写时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寓舍梅一株翳榛莽中诗以唁之 筱蔓翳颓垣,娟然玉雪痕。 寒香偏晚节,春色自名园。 鸟啄梢头蕊,苔沿砌下根。
诗句释义: 清砧兼落叶,总是别离情。 去路千程远,归舟一叶轻。 秋云连树暗,寒日映川明。 亦有沧浪兴,何时共濯缨。 注释解释: - 清砧:指清冷的捣衣声,常用来比喻秋天的气息和离别的情绪。 - 落叶:指秋天的树叶飘落,常被用来象征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 别离情:表示离别的情感或离愁别绪。 - 去路:指的是前往目的地的路。 - 千程:形容距离非常遥远。 - 归舟:指回家的船只
【注释】 送周秀才游长沙:送别周秀才去长沙(今属湖南)游览。 迢递:遥远。 晏岁:年景萧条。 乱山黄叶寺,孤棹白蘋洲:黄叶满山的寺,白苹飘浮的小洲。 夕鸟冲船过,寒波背郭流:夕阳映照在船上的影子飞逝而去,寒波涌向城外的郭(外城)。 毋论卑湿地:不要管低洼湿土。贾傅:指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曾为长沙王太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送周秀才游长沙时作的
【注释】 ①陈生:作者的朋友。归吉水赤岸二首:即送陈生归吉水赤岸二首,共二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②孤舫:独船。牵:牵引,拉。③沙蟹:水中的螃蟹。④江豚:河中的大鱼。暝:日落之时,黄昏。触:碰。⑤银河:指银河,即银河系,古人以为天上的一条长河。通:沟通,相连。⑥翠壁:青绿色的山崖。红泉:红色的泉水。⑦莫:不要。⑧幽居:僻静的住所或地方。⑨功名:功业和名声。⑩壮年:壮盛之年,指正当事业有成时。
【诗句释义】 1. 出镇名藩重:意为出任藩王,地位尊崇。 2. 来朝异眷隆:意为前来朝拜,受到特别的关照和重视。 3. 残年将欲尽:意味着即将进入晚年。 4. 知己忽相逢:意为在即将告别人世之际,忽然遇到了知己好友。 5. 泥淖梁园雨:指梁园的泥泞之地,象征着人生旅途的艰辛。 6. 埃尘艮岳风:指泰山的尘埃,象征着人生的坎坷和艰难。 7. 旬宣如有暇:意为如果有闲暇时间,可以拜访宋徽宗的遗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