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祺
【注释】 内乡县:古地名,属河南省。岩邑:指山间岩洞中的村落。千山里:深山之中。户半逃:逃亡的人家有一半。晓餐炊橡栗:早上吃橡树和栗树烧出的饭。橡栗:橡树和栗树所结的果实。寒火爇蓬蒿:在寒冷的天气里点燃蓬草取火取暖。爇:燃烧。凋零类石壕:凋敝、衰败得象石壕里的孤儿一样。石壕:汉末民歌名《石壕吏》中的地名,位于今陕西华阴市南。自伤无善政:感叹自己治理不善。自伤:因自己的失职而悲伤。抚问:慰问、问候
宿舞阳开元寺 驱车巡郡邑,夜夜宿僧房。 窗掩芭蕉雨,钟敲薜荔霜。 一灯千虑集,孤枕五更长。 无补惟宜退,先茔有草堂。 逐句释义: 1. 驱车巡郡邑,夜夜宿僧房:诗人白天巡视各郡县,晚上则住在寺庙里。 2. 窗掩芭蕉雨,钟敲薜荔霜:夜晚,窗户被芭蕉叶遮住,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啪啪”的声音;寺庙的钟声敲击着露水凝成的薄冰。 3. 一灯千虑集,孤枕五更长:诗人坐在一盏灯下思考万千事情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诵读、理解能力,以及诗词的赏析。首先读懂了全诗的意思,然后把握了诗句中关键字词的含义,最后结合诗人的情感进行赏析。要注意通假字和重点句子的赏析。 “留鲁山县”,留鲁县位于河南省鲁山县,是古时著名的文化古城。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素有“豫北小江南”之称。 【译文】 黎民百姓凋零残败已很严重,只有淳厚的朴素风俗流传至今。 因为元子的缘故,名望得以重扬;由于封地本属鲁王
【注释】 (1)过:经过。光州:古郡名,今河南省潢川县一带。马中丞:即马中书,唐元宗宰相马燧之子。墓在今河南息县西北。 (2)元运:指唐文宗,李德裕的好友。文擅:文章才识广博。大家:指马燧的长子马戴。马戴是唐代诗人、书法家,有“诗家翰苑至尊上”的美誉。 (3)谨严:谨厚严肃。真:实在。有法:有一定的规范或方法。 (4)悃愊(kǔn bì):诚恳。信无华:确实没有华丽的词藻。 (5)故里:旧居
晚赴西平 晚涉西平境,荒郊望欲迷。 暝烟村远近,寒树冢高低。 驿路通淮甸,僧房隔汝溪。 柏亭何处是,极目草萋萋。 注释: 1. 晚涉西平境:晚上到达西平的边境地区。 2. 荒郊望欲迷:望着荒芜的郊野,好像要迷失方向一样。 3. 暝烟村远近:傍晚时分,村庄在烟雾中显得遥远或近在咫尺。 4. 寒树冢高低:冷风吹拂下,树木和坟墓高低不平。 5. 驿路通淮甸:驿站通往淮河流域的平原地带。 6.
归自南阳 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 江山非故里,人物是他乡。 注释:去的时候还有秋天的暑气,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冬天的冷霜了。家乡的山河不再是以前的模样了,现在看到的都是他乡的人物。 赏析:此诗首联写诗人离开时与归来时的气候之异,以时间推移和季节变化为线索,描绘出一幅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颔联通过“江山”与“故里”的对比,抒发了诗人身处异地的无奈与辛酸
【注释】 逢索员外:指与诗人同辈的好友逢索。 青盻(yǎn xùn):青眼相看,表示友好。 相悲总白颠(diān):相见时都满头白发。 蹭蹬:比喻不顺利,不得志。 患难喜生全:在危难时得以脱险,感到庆幸。 小市:指偏僻的小城镇或县城。 南交:指南方。 宦者:官宦子弟。 若个:你是谁。 【赏析】 此诗是杜甫赠予同榜进士逢索的一首七律。杜甫和逢索同年登科,两人感情很好
新野即景 注释: - 村暗蒙蒙雨,清流浅浅溪。 - 村: 村庄 - 蒙蒙: 细密的样子,形容雨下得很细密 - 清流: 清澈的水流 - 溪: 小溪 - 菊花长带湿,豆荚半沾泥。 - 菊花: 秋天开花的草本植物 - 长带湿: 长时间被雨水淋湿 - 豆荚: 指豆子外面的壳 - 半沾泥: 一半被泥土覆盖 - 野迥居民少,林昏去路迷。 - 野迥: 荒野空旷的地方 - 居民少: 人口稀少 - 林昏:
怀元进士龚友孚 世运沧桑改,公名汗简留。 六军怜骇散,四海竟横流。 徒屈英雄策,空遗社稷忧。 浮光垂白叟,仍解说才猷。 【注释】 世运沧桑改: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公名汗简留:您的名声和功绩被记录下来。 六军:指军队。 怜骇散:感到惊讶和害怕而四散逃逸。 四海:指天下。 徒屈英雄策:只能让英雄们施展他们的才能策略。 空遗社稷忧:白白地忧虑国家的安全。 浮光垂白叟
【注释】 怀黄州滕太守:怀念黄州刺史滕宗谅。 昔在南宫日,仙郎总俊髦。 昔:过去;南宫,指汉宫;仙郎,指滕宗谅。 分符荣出牧:分授符节以任地方刺史。分符,授予;符节,古代用以传达皇帝命令的凭证。出牧,到地方上任。 载笔忆联曹:载笔,指作诗;联曹,指与滕宗谅为同僚。联,通“联”。 身已朱幡贵:身已,已经;朱幡,红色旗帜;身已朱幡贵,指地位高贵。 名犹粉署高:名,名声;粉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