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佐
【解析】 此诗为酬赠之作,是作者与王用仪的赠别之作。“怀罗浮四首”是一组咏物抒怀之作,这组七绝以“罗浮”为中心,写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第一、二句点出所咏之物——罗浮山;第三句写秋日登高远望之景,暗含送别之意;第四句写秋高气爽之时,携手共游罗浮之情景。“万丈飞云携手上,共君眠石听松涛。”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描写了一幅壮阔的图景:在秋天里,登上高处俯瞰罗浮山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放眼望去,天连碧空
译文: 晚风中传来阵阵凉意,疏落的梧桐树叶已经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 自古以来,人们就传说帝尧的女儿女英,今天夜晚将会在牵牛星下相会。 在那茫茫的大泽里升起了明亮的月亮,苍茫的山崖之上,流淌着悠远的河流。 我在高处呼唤天空,为什么人间会有离别的忧愁呢?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作者任监察御史时。诗人以“七夕”为题,抒发了对天帝、对织女的怀念之情。首联写景,“凉色”“幽”字点明时令
注释: 河水向东流淌,没有尽头,分开离别后不要再唱《莫愁》。大丈夫应该胸怀坦荡,自信自许,那些庸俗的世俗之事,如兰室桂梁之类,是我所不知道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发的是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句“河水东流无尽期”,写离别之苦。诗人说:“河水向东流淌,没有尽头,”意即表明离别的痛苦也是无穷无尽的。这两句一语双关,既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又写出了离别的痛苦。 次句“分携休唱莫愁词”
【注释】怀罗浮四首:指诗人在怀柔(今北京西南)时所写的四首咏怀罗浮山的诗。罗浮山,在今广东增城西北。《元和郡县志·怀州》载,“山有轩辕台”。 水帘洞口草生云,大石楼前花扑人。 唐世轩辕今我是,罗浮那有别家春。 译文:水帘洞口的草地上生长着云雾,大石楼上的花扑面而来。我虽身处唐代的帝王时代,现在却是另一个朝代的人了,罗浮山上哪里还有属于我的春天呢? 赏析:此诗是诗人怀念故国
【注释】:一勺:一杯酒。中涵千仞青:泰泉水清澈如千仞之深。舒鹤渚、聚龙坰:舒鹤渚、聚龙坰是地名,指代作者所在地。萧爽:清幽。杳冥:高远。苏齿颊:使口齿清新。茶经:泛指有关茶叶的专著。 【赏析】:诗人以咏泉起兴,先写泉源的“一勺”,再写泉流的“千仞”。然后写泉水分派到各地去,滋润着“舒鹤”、“聚龙”等地,使那里山清水秀,花竹茂盛,风云变幻。最后写这甘美的泉水使人神清气爽
【注释】 金风:秋风。剪剪:指萧瑟的秋风,形容秋风吹动树木的声音。八骏:指汉武帝时所乘之骏马,这里借指皇帝的车驾。秦淮:在今南京秦淮区,古为金陵水关外秦淮河一带,因秦淮河水流经其下而得名。盛事:指国家大政。带恩光:给人民带来恩惠。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对友人即将离京赴官去陕(陕西)表示关切。首句写秋风萧瑟,吹不落树梢上的黄叶。这景象暗示了时令已入深秋,但秋风尚未到劲头
【诗句注释】 伏波:汉代伏波将军。铜柱:汉武帝时,南越王赵眐曾入朝长安,武帝赐以印绶,并立铜柱以示不忘。郭隗:战国时齐人。金台:指招贤之馆,即学舍。 【译文】 南纪:南方的纪年,即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北州:北方的州,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孤鸟:单飞的鸟儿。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增城、博罗之间。 【赏析】 诗中“看取长空没孤鸟”一句颇有深意。诗人把“孤鸟”比作“伏波”,暗喻诗人自己像汉将李广一样
潇湘水碧莓苔青,白雁掠云时一声。 潇湘:指湖南一带的湖泊、江河等。莓苔青:莓苔长在石头上,颜色青绿。白雁:白色的大雁。掠云:从高空中飞过。时一声:有时发出几声鸣叫。 疏灯古壁照蓬鬓,江湖心事秋冥冥。 疏灯:稀疏的灯火。古壁:古老的墙壁。蓬鬓:形容头发蓬松散乱。江湖:这里泛指江湖生涯。秋冥冥:形容秋天的天色阴沉沉,心情郁闷。 注释:潇湘:今湖南地区,以水清山明著称
注释:旅途中我住在燕台,两颗星斗变化无常。想要图南飞向南方的鹏鸟,却被无端的夜雨惊扰了心事。梦中回到罗浮山时,但那里依然未完青翠。 赏析:这首诗是王士禛在康熙十二年(1673)至康熙十六年(1677)间任南京礼部尚书期间所作的组诗《怀罗浮四首》之一。此诗写于诗人居南京期间,表达了诗人对罗浮山的向往之情以及因夜雨而未能实现的憾事。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
花雨漫山杜宇愁,午窗归梦绕松楸。 入帘芳草应相笑,为报王孙已倦游。 注释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天空中细密的雨丝如同花瓣纷纷飘落,杜鹃鸟的啼声在山谷间回荡,仿佛带着深深的忧愁。诗人独自坐在窗户旁,梦中仿佛回到了家乡,松树和楸木的影子在窗前晃动。当阳光透过窗帘洒下时,窗外的芳草似乎也在嘲笑诗人的离去,告诉他已经厌倦了这无尽的旅行。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