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帘洞口草生云,大石楼前花扑人。
唐世轩辕今我是,罗浮那有别家春。
【注释】怀罗浮四首:指诗人在怀柔(今北京西南)时所写的四首咏怀罗浮山的诗。罗浮山,在今广东增城西北。《元和郡县志·怀州》载,“山有轩辕台”。
水帘洞口草生云,大石楼前花扑人。
唐世轩辕今我是,罗浮那有别家春。
译文:水帘洞口的草地上生长着云雾,大石楼上的花扑面而来。我虽身处唐代的帝王时代,现在却是另一个朝代的人了,罗浮山上哪里还有属于我的春天呢?
赏析:此诗是诗人怀念故国,抒写对现实不满而发出的感慨之作。全诗用典贴切。起句“水帘洞口草生云”是化用《庄子》中“云将雨矣,水将波矣,……”(《徐无鬼》)的典故。意谓云生洞口,水涨波涛,暗示时局动荡不安。接下一句“大石楼前花扑人”是说花落人衰。“花扑人”,暗寓着政治上打击、迫害之意。“大石楼前”是借用汉代张衡《东京赋》中“立飞廉于后庭兮,属雷公于朔方,设灵威于后土兮,建大旗于甘泉”的典故。“大石楼前”是说朝廷已将“灵威”移置他处,以“大石楼前”为喻。“唐世轩辕今我是,罗浮那有别家春。”两句是说,我现在已是异代之人,罗浮山上哪还有属于我的春天呢?这里“轩辕”,指轩辕台;轩辕台在罗浮山,相传是黄帝所建。“轩辕”二字既指代皇帝,又借指国家。“别家春”,即非己国之春。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身居异代之君,但仍然怀念故国,忧思如“花扑人”。结语“那有别家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强烈不满和愤懑之情。
这首诗是怀古诗。诗人借古讽今,通过描写罗浮山的景物,表达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忧虑与不满,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