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佐
注释:宋朝栈道连接着烟霄,如今荒废的山间小路上已经没有断桥。花洞中的蛮族歌声在喧哗,竹房中僧人的梵音在落山腰处飘荡。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和人文景色的诗。前两句写宋朝栈道与今之景象的对比,展现了历史变迁;后两句写花洞蛮族歌声与竹房僧梵音的对比,描绘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整首诗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注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亭亭玉立的君子,就像见到你这样的淑女一样。凤池相并,聚集着像夔龙那样的人才。 赏析:汤文润在惠山寺观赏了两株并生的并蒂葵花,即双头葵,感慨万分,便写了十首绝句咏叹。这两首诗是其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汤文润(1550—1618)字尔仁,号澹园,浙江钱塘人,是明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他一生坎坷,屡试不第,晚年退居故乡,寄情于山水,创作了大量诗歌,以表达他对人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出自《李贺诗选》。 灵湘(地名,今湖南岳阳):指湖南省岳阳市,因洞庭湖而得名。 郁水:古称湘水,今为长江支流。 粤王:指广东的南越国。 五层飞楼天下无(意思是没有哪座高楼能与之相比):形容郁江边楼阁的壮观。 木绵花开啼鹧鸪(“木棉”即“木棉树”,一种落叶大乔木;“鹧鸪”是一种小鸟);鹧鸪:鸟名。 译文:在灵湘郁水的南越王都——广州,郁江边上有一座无与伦比的五层高楼
梅花未开菜花香,坐到东风日渐长。 译文:梅花还没有开放,菜花却已经盛开,香气四溢。我坐在窗边,看着东方的日影渐渐升高。 注释:未发:梅花还未开放 菜花香:菜花的香气 坐到东风日渐长:看到太阳逐渐升高,时间流逝 寻梅沽酒只消狂:寻找梅花喝酒,只求痛快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喜爱。首句“梅花未发菜花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
注释:湘绣的席子上,白日长长的,玉杯称寿还没有结束。调弦正奏着缁衣曲,南风无限地进入座位带来清凉。 赏析:此诗是作者为尚书孙九峰所做,祝寿词。首联写锦席湘帘,玉杯称寿,调弦正奏的情景;颔联写调弦正奏缁衣曲,南风无限地进入座位带来清凉;颈联写祝寿人的形象。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含蓄,风格清新隽永,是送别诗词中的佳作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第1句:“翠蕤红脸自相依” - 释义:形容并头葵花(一种植物)的绿叶和红花相互依靠。 - 注释:翠蕤,指绿藤或绿叶下垂的样子。红脸,形容花朵鲜艳如红色的脸庞。 第2句:“不似桃花触处飞” - 释义:比喻它们不像其他花朵那样随处可见。 - 注释:这里通过“不似...”的比较,强调了并头葵花的独特性,即不是随处可见的普通花朵。 第3句:“已共云霞分锦色” - 释义
【注释】汤文:诗人自指。惠并:惠同,与。并头葵,即并蒂莲。日华:太阳的光芒,喻指阳光。 【赏析】 首句“缥蒂同心葵十寻”描绘了一幅并蒂莲花盛开的画面:一朵朵并蒂的莲花高耸入云,有十几丈高,花瓣洁白,花心黄灿灿,犹如一对对恋人手挽手、肩并肩,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娇艳欲滴。第二句“日华浮动朵云深”则进一步描绘了并蒂莲花在阳光照耀下的美景:阳光洒在花瓣上,使得整个花朵都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注释】: 芭蕉叶卷久无舒:芭蕉叶子卷曲很久,没有张开。 江口月明多鲤鱼:在江口月光明亮,有很多鲤鱼。 要得鲤鱼寄消息:要想得到鲤鱼,就要传递消息。 鲤鱼长在石岩居:鲤鱼常常生活在岩石的洞穴里。 译文: 芭蕉叶卷了很久都没有张开,江口月光明亮,有很多鲤鱼在游动。 如果想得到鲤鱼的消息,就得传递消息,鲤鱼就会在岩石的居住地出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鲤鱼自比。首句“芭蕉叶卷久无舒”
【解析】 本诗题下原注:“惠政两花,并蒂而开,以咏之”。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并蒂莲在春风中盛开,“熏风”“清和”是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后两句写并蒂莲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喜爱之情。全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热爱生活、向往自由的美好情趣。 【答案】 并蒂芙蓉照水红 (注释) 1.芙蓉:荷花的别称。2.照水:映入水中。3.红:此处指颜色。 译文: 并蒂芙蓉映水红
注释:隔着花丛看到对方,我们只能互相凝望,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心中的欢喜。荡桨时低头微笑,却又无法开口,因为害羞而不自然。双栖的白鹭忽然受到惊吓,猛地飞起,在远处看见了浮萍被风吹开的一道痕迹。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采莲女与游人相恋而不能相见的诗,表现了她们之间的深情厚意和内心的无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充满浪漫气息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甜蜜而又痛苦的情感。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