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政
注释: 1. 李侯新作秋水亭:李侯,指诗人自己。秋水亭,是李侯新近创建的一座亭子,以“秋水”命名,寓意深远。 2. 可望松萝诸山:在秋水亭上远望,可以看到松萝山等众多山峰。这里的“松萝”指的是一种植物,象征着自然之美。 3. 客有遗之沈石田画者正会此意:客人中有送画给李侯的,正好和李侯的创作主题相符合。沈石田,是指画家沈周,他的画作与李侯的创作意境相契合。 4. 蓦地萝山为写真,石田毫素妙通神
注释: 哀灵椿卷为徐中行赋 其二 坟墓上的草青青茂盛,岁月流逝了很多;只有庭院中的树影摇曳婆娑。 将来时结彩绕修干,再续徐卿两子的歌谣。 赏析: 这首诗是徐中行写给亡妻的悼念诗。全诗以物起兴,托物寓意,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哀痛。 首句“坟草青青岁月多”以坟草的生长状态起兴。坟草虽然青青茂盛,但岁月已经流逝了很多。这句诗既描绘了坟墓的荒凉景象,又暗示了妻子的离世已经很久。
题虎图 一啸风生百草枯,阴霾消处见于菟。 眼中颇觉妖狐静,不道相看是画图。 注释: ①啸:呼啸;百草:指所有草丛。②见:通“现”,出现,显现。③妖狐:指画中的虎,也比喻奸邪小人。④道:说。⑤画图:指画的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虎图。首句“一啸风生百草枯”,以虎啸之声为引子,形象地描绘出了虎啸声的巨大影响力,使得周围的草木都枯萎了。第二句“阴霾消处见于菟”,则通过对比的方式
注释:郭总戎是唐代名将郭子仪,他画的《郭子仪图》流传甚广。这诗就是写郭子仪的《郭子仪图》,并称赞他的功高望重。《题郭总戎画卷 其二》是这首诗的第一首,第二首是《题郭子仪画鹰鹘图》。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以郭子仪为颂扬对象,赞颂了郭子仪的功绩卓著、官位显赫。诗人通过“诸公诗案一图间,十六年来似等闲”两句,点明郭子仪的官职升迁之快、地位之高。“天子圣明”四句,赞颂了郭子仪的功勋卓著、功高望重
【注释】 空林:空旷的树林。期:约定,期许。一任:任凭,不管。因:于是。坐久:久坐。幽思:深远的思考。有谁:还有谁呢? 【赏析】 即天宝十一年(752年)。《全唐诗》中此诗题下注云:“时在东都。”又云:“乙酉,在洛阳也。”“瀛东”,即洛阳,当时是东都。“别业”,别墅,指诗人所居住的私家园林。“杂兴”,即杂言诗,指随兴成咏的诗篇。《旧唐书·李邕传》:“邕少工文,喜为古风。每属文,必穷其理源
【注释】 乙酉:指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瀛东别业:即作者的别墅,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游子:指诗人自己。芰荷衣:荷花制成的衣裳。散行:漫步。采薇:采薇菜,这里代指隐居生活。洞里幽花:指隐者的花草园地。莫相笑:不要笑话。此心:这里指诗人自己的心境。轻肥:轻薄肥壮。 【赏析】 《乙酉岁瀛东别业杂兴集古九首》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作品。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坚持抗金,但始终不得重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意境等。 “野梅开遍钓鱼矶,策杖归来雪满衣。”意思是:野外的梅花已开遍了钓鱼矶,拄着拐杖回来时,衣服上沾满了雪花。这一句写诗人游赏归来,看到梅花盛开的景象,又因披雪而使衣衫尽湿。“野梅”二字点明时节为早春,“开遍”两字则说明梅花开放之盛
【注释】: 雨晴山麓上莓苔:雨后晴朗天气,山脚下的莓苔长满了山坡。 老木亭前罨画开:老树亭子前面,一幅山水画被展开。 城市爱闲应更少:在城市里,喜爱闲逸的人应该更少。 水边才见一人来:只有在江边,才看见一个行人。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游访郊外所见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写“雨晴”,点明时间是雨后;次句写山麓上的“莓苔”,突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第三句写亭子前展开的“罨画”
注释: 1. 题于文远山水小景:这是诗人为友人的山水小景所画的诗。文远,是李白的朋友,号青莲居士。 2. 望中疑是富春山:在远处看过去,我怀疑那富春山就是这里。 3. 只欠危亭着树间:只是缺一个高台,让它坐落在树林之间。 4. 记得摩崖看石篆:记得我曾经在那里看到摩崖石刻上的文字。 5. 小舟曾泊相湖湾:小舟曾经停在这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富春山”为背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先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对每一句进行赏析。“林霏山色有无间”,这句的意思是树林里雾气迷漫,远处的山色时隐时现。“展卷聊乘幕府闲”句中的“幕府”指将军的营帐;“乘”是趁着的意思。这句意为:展开画卷,趁这闲暇之际欣赏一下。“一笑对君揩病目”,这句中,“君”指郭子仪,“揩”字写出了画家郭子仪的殷勤好客之情。“恰如欧老在平山”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