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政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小诗,通过对绿树、酒船、蓼花汀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春天画面。 首句“绿树萧然荫草亭”,描绘的是茂密的树木覆盖了草亭,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这里的“萧然”指的是树叶茂盛的样子,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第二句“酒船安近蓼花汀”,描绘的是酒船靠近蓼花汀的情景。这里的“酒船”和“蓼花汀”都是诗人用来点缀画面的元素,通过它们的存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注释】 青山:指山,也泛指山中景色。一发:一点。海中央:海的中心。岛雾:海岛的薄雾。尉陀城:古代西域小国名,在今印度河下游东岸。水:指海。汤:热水。 【赏析】 此诗是作者游历西域后所作,写海上所见之景。首联“青山一发海中央,岛雾昏昏拍岸黄”,写海中有青山露出,而岛上浓雾弥漫。“拍岸黄”三字生动地写出了海潮拍击岸边的景象。颔联“过客不堪肠断处,尉佗城下水如汤”,写海中尉佗城,海水汹涌澎湃
《乙酉岁瀛东别业杂兴集古九首其五》是明代程敏政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春风拂过的景象和物华的流转。下面是这首诗: 春风疑不到天涯,且任芳尊恋物华。 谢却海棠飞尽絮,一年容易即黄花。 此诗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春天的到来使得大地焕发生机,万物复苏,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诗人通过“芳尊”和“物华”两个关键词传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里的“芳尊”指的是美酒
【注释】: 独在异乡为异客:独自生活在外乡,如同一个外乡人。 十年踪迹走红尘:十年来在外漂泊,足迹遍及红尘中。 归来池苑皆依旧:回到故乡的池苑,一切都和原来一样。 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的花朵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外漂泊多年的旅人,当他回到故乡后发现家乡的一切都已经焕然一新。尽管他已经在外面生活了十年,但当他回到家时,他发现一切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
小亭依傍在石溪岸边,长夏时空山草木香气浓郁。 风雨突然来临去得很晚,船橹声中云朵被摇碎成片。 注释:濆:岸边。 赏析:此诗写景细腻传神。前两句写小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后两句以风雨和橹声为媒介,将山水景物有机地联系起来,使画面显得更为生动。全篇语言平易,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诗句翻译】: 挽丘时雍太守父晖庵先生,家住番水上,从军向辽阳。代父远行役,日寓刁斗傍。时陈俎豆容,绝学惊殊方。坐令先轸徒,抠衣进中堂。归来迫迟莫,喜有名家郎。封君谢恩宠,居然事冠裳。春阳澹晖晖,颜色忽已藏。人生首丘愿,浪踪安可常。伟哉全归子,宿草今苍凉。我欲奠鸡絮,渺渺川途长。 【注释解释】: 1. 家住番水上,从军向辽阳。:指丘时雍的家在番水之畔,他随军去往辽阳。 2. 代父远行役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杂兴九首》之一,描述了作者在瀛东别业中的所见所感。全诗如下: 绿槐垂穗乳乌飞,白鸟衔鱼上钓矶。 便觉眼前生意满,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 绿槐垂穗:指槐树的枝叶垂下,像挂着绿色的穗子一样。 2. 乳乌:初升的太阳。 3. 白鸟衔鱼:指白色的水鸟嘴里衔着一条鱼。 4. 钓矶:钓鱼的地方。 5. 便觉:立刻感到。 6. 生意:生机,活力。 7. 斜风细雨
【注释】乙酉:唐宣宗大中八年(854)。瀛东:指京城长安以东的洛阳。别业:私人住宅。集古九首:即《杂兴九首》,是组诗的总名,共十首。此为其中第七首。蔷薇:一作“蔷薇花”。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洛阳闲居无事,与老僧同住一院,悠然自得,无思无虑的生活状态。 “满架蔷薇一院香,暂偷闲卧老僧房。”首句交代了诗人闲居洛阳的具体环境,满架蔷薇、一院香气,是典型的佛寺风光。诗人与老僧同住一院
注释:乙酉年(1425)在瀛东别业,我与客人一同拿着酒壶登上翠微山。暂时的相聚,我们相互欣赏着美景,不要相互违逆。 白鸥自信无机事(无心机、无牵挂),它见到我就像看到老朋友一样(依旧亲近)。 赏析:此诗描写了作者与友人在翠微山上赏景时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山水画卷。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
乙酉岁瀛东别业杂兴集古九首 其九 行人本是农桑客,自恨寻芳到已迟。 注释:行人本是指原本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农桑客即指那些在田园间耕作的农民。但诗人感叹自己因为过于追求美景而耽误了农事,以至于到了该耕种的时候才想起要去寻找美丽的花景,因此感到遗憾和自责。 君宠母恩俱未报,买牛卖剑定何时。 注释:这里的君指的是诗人的君主,母恩可能是指君主对母亲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