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架蔷薇一院香,暂偷闲卧老僧房。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拂尘埃看画墙。
【注释】乙酉:唐宣宗大中八年(854)。瀛东:指京城长安以东的洛阳。别业:私人住宅。集古九首:即《杂兴九首》,是组诗的总名,共十首。此为其中第七首。蔷薇:一作“蔷薇花”。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洛阳闲居无事,与老僧同住一院,悠然自得,无思无虑的生活状态。
“满架蔷薇一院香,暂偷闲卧老僧房。”首句交代了诗人闲居洛阳的具体环境,满架蔷薇、一院香气,是典型的佛寺风光。诗人与老僧同住一院,可见其生活之闲适。“暂偷闲卧老僧房”,点出了这种闲适生活的来源,即暂时寄身于寺院,与僧人同宿。“暂”字表明了这种生活方式只是一种暂时的停留。
次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生活的悠闲。“日长睡起无情思,闲拂尘埃看画墙。”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全篇的重点。诗人闲卧在僧人房中,每日起床,没有什么事情可想,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去做,于是闲来无事,便拂去身上的尘埃,观赏起墙壁上的图画。
“日长”一句,写出了诗人闲卧的时间和原因:日子过长了,没有什么事情好想;而自己又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干,只好躺着休息。“睡起”一句,表现了诗人闲卧时的状态:懒洋洋地从床上爬起来后,没有什么心事,也懒得动。最后一句,写闲卧无事时所做的事情:闲着没事,就拂去身上尘埃,看看墙壁上画的什么图案。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洛阳闲居期间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前两句交代了诗人生活环境及其闲居的原因,第三句具体描绘了闲居生活的状态,最后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欣赏和满足。全诗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