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政
【注释】 定西侯蒋公筠:指唐朝名将李晟,封定西郡王。清轩:即清风轩,为李晟府邸的别称。 卷:指题咏。 次:题诗于某处。 都尉:官名,指周皓。 渭川:指周皓的家乡。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做,写李晟在府邸题咏韦皋和杜甫的诗句,赞美韦、杜二位大诗人,同时也表现了李氏家族对这两位诗人的崇敬之情。 首句“名园盛韦杜”,指出韦皋和杜甫的名声很大,就像名园一样盛极一时。韦皋曾任节度使,镇守蜀地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结合题目要求来分析。“半入烟霞气”的意思是湖船诗十联,一半进入烟霞之气,一半则如白日当空。“我语惭不工,居然别泾渭”,意思是说:我的话说得不够好,但终究还是另有风格。据此可以得知本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为宋代诗人苏轼。 【答案】 译文:湖船诗十联,一半如白日当空,一半似烟雾弥漫。我的诗句不够好,终究还是另有风格。
【注释】 天外一峰:浙江灵隐寺的飞来峰。冷泉亭:在灵隐寺中,以泉水冷而得名。逸趣:超俗的情趣。洒寒江:指清泠的泉水像洒在寒冷的江面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追忆旧游而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首句“天外一峰迥”,写出了灵隐的山势突兀、巍峨,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次句“飞来势未降”又写出了飞来峰之高峻。两句连用两个四字短句,把山峰的雄浑气势和其高峻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第三句“冷泉亭上立”
注释: 1. 三生:前世,前生。 2. 空有石:只有石头存在,没有其他的东西。 3. 三竺:指的是三个寺庙的石阶,也指杭州的灵隐寺、法喜寺和韬光寺。 4. 未成赋:还没有写诗或文章。 5. 徘徊:漫步徘徊。 6. 吟情:抒发的情感。 7. 拂高树:轻轻触摸着高大的树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追忆旧游时写给浙江左时翊参政的,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注释】: 定西侯蒋公筠清轩卷次周草庭都尉韵十绝 其十:定西侯蒋公筠,名子仪。字季昌,号清轩。唐天宝年间任陇右节度使、朔方军节度大使、西平郡王。 欲待此君醉:想等您喝醉了的时候。 窃分凤尾馀:偷偷地分享凤尾酒的馀味。 他年杀青手:将来有谁能像你一样挥动杀青刀?杀青是古人用来压制茶叶中的青色素以去腥的一种方法。这里指写诗。 高节为君书:“高节”指高尚的气节,“为君书”即为你写诗。 赏析
定西侯蒋公筠清轩卷次周草庭都尉韵十绝其九 将军诚好文,盛世不忘战。 时对抱节君,孙吴阅终卷。 注释: 将军:指将军李严。李严,字伯达,是蜀郡南安人,汉昭帝时曾任太中大夫,后为益州牧刘璋从事,因反对刘璋任用公孙瓒而得罪于刘璋,后归附刘备。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师伐魏,李严任前军师,后随诸葛亮至五丈原,卒于军中。 好文:喜欢文学。 孙、吴:指孙武和吴起,都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卷:书册
【注释】 ①“石屋”:指题名石室。龙潜,喻左时翊(字长公)隐退不仕。 ②“水籥”:古乐器,形如笛。③“苔径失西东”:形容道路曲折,不知所往。苔径,苔藓铺满的山间小径。 【赏析】 追思旧游寄浙江左时翊参政十绝次草庭都尉韵 其七 这首诗是作者在怀念友人左时翊所作。左时翊字长公,浙江余姚人,曾任左都御史。作者与左时翊有交情,此诗就是诗人在怀念友人之作。 首句写题名石室处,暗忆左时翊。石室是隐居地
注释: 倚靠在船边,望着岳坟庵。岳坟庵是岳飞的墓地,这里指代岳飞。碑本见遗墨,意思是说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能看到一些残迹。万古擎天功,意思是说岳飞的功绩像擎天柱一样高大。高峰峙南北,意思是说山峰耸立在南北两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追忆往昔与左时翊参政的友谊以及对其英勇事迹的怀念。诗人通过对岳坟庵、墓碑和山峰的描绘,表达了对岳飞这位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意境宏大,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有力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并附上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解释 1. 小山本幽绝:小山本身就极其幽静和僻远。 2. 晴岚湿衣裾:晴朗的山林雾气湿润了衣襟。 3. 谁能琢崖藓:谁又能雕刻出岩石上的苔藓。 4. 正作岐阳书:正好是岐山的文献。 译文 小山本身极为幽静且僻远,晴朗的山林中升起的雾气让衣襟都沾湿了。谁能雕刻出岩石上的苔藓,正好是岐山的文献。 注释 - 小山
【注释】 开尊:打开酒樽。净慈:净慈寺,位于西湖西泠桥畔。湖田:指西湖中的农田。对:面对。雷峰塔:在西湖的南岸。亭亭:高耸而美丽的样子。暮天:傍晚的天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写的是作者在杭州西湖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诗人在游览西湖时看到湖水清澈见底,鹅鸭嬉戏于湖中,雷峰塔矗立在远处,夕阳西下照在雷峰塔上,显得格外的美丽壮观。诗人以清丽明快的语言,细腻入微地描绘了这一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