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政
【注释】: 至性通天地:至性,指至真至诚的天性。通天地,与天地相通。 遗容尚动人:遗容,指刘备的遗体。 独怜图报者:图报者,指为刘备画像、制作木刻等以纪念他的人。 曾是汉廷臣:曾是汉廷臣,指曾经在汉廷为官的人。 【赏析】: 这首五言诗写刘备死后,人们怀念他的事。首句点题,次句写其遗容之动人,三、四句写人们对他的思念,五句点出诗人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悼念诗
【注释】: 万玉林:指竹林。筼筜谷:即筼筜谷,地名。 下:动词,用井水浇灌。 汲:提水。 时:常常。 溉:浇水,这里指灌溉。 慈竹:慈竹园,即慈竹寺。 赏析: 《定西侯蒋公筠清轩卷次周草庭都尉韵十绝》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蒋公筠在清轩中饮酒作诗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幽远清新。 爱此万玉林,不下筼筜谷。 这句诗描绘了蒋公筠所爱的景色
【注释】: 定西侯蒋公筠清轩卷次周草庭都尉韵十绝 其一 高轩近北城,幽径折三四。 中有长琅玕,知人岁寒志。 译文: 高高的官宦居所靠近北城,幽深的小巷中曲折蜿蜒通向三、四处。 其中藏着长长的美玉,知道人们有岁寒不移的志向。 赏析: 此诗首句“高轩近北城”,点明诗人的居处位置,“近”字用得巧妙,既写出了居处与北城的接近,也暗示出诗人的居处在北城的高处。第二句“幽径折三四”,写诗人居处的幽静
注释: 1. 挽过野舟六绝:指陆游的《入蜀记》中的“六绝”三篇,分别为《剑门》、《锦城》、《成都》等。 2. 六绝:即《剑门》、《锦城》、《成都》、《南郑》、《嘉陵江》和《夜泊山寺》这六首诗。 3. 其六:这里的“其”指的是前文提到的“六绝”。 4. 远客询遗行:远来的客人询问我遗留在异乡的事情。 5. 何如汉郭君:如何比得上汉代的郭君呢?郭君,指东汉时期的郭太,字林宗(130-194)
注释: 芳林环绕着石坞,人们指点出薛仁师。 今天归真宅,端然识寓言。 译文: 在芳林环抱的石坞中,人们指着说那就是薛仁师。 今天返回了真身所在的宅子,端然识别了其中的寓言。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通过描述诗人在石坞间行走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薛仁师的喜爱和敬仰之情。诗中的“芳林”一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而“人指薛泾原”则表明了诗人对这位人物的熟悉与尊敬。最后一句“此日归真宅,端然识寓言”
【注释】: 定西侯蒋公筠清轩卷次周草庭都尉韵十绝 其六:定西侯蒋公筠的《清轩卷》中有一首十绝,题为“其六”,是诗中的第一句。袅袅: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翻翠云:形容女子发髻上插着翠绿色的花朵。涓涓:形容小溪水流动的声音。尘思:指世俗的烦扰。借看来何人:意谓从哪里来的人。苔阶屦痕二:意谓在苔藓长满的台阶上有两个人的脚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世俗烦扰的厌恶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之情
【注释】 定西侯:官名,汉置,为封号。蒋公筠:蒋诩字元卿,东汉会稽人,隐居不仕,与郑子真、管宁、陶弘景等为友。清轩:高爽的轩窗。次周草庭:指《诗经》中的《七月》、《采薇》、《小雅·北山》。都尉:官名,三国时魏、晋所设,掌兵权。十绝:十首诗。其三:第三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新开八尺庭”,写庭院新辟,宽敞明亮。次句“迥异五侯宅”,写庭院与豪门权贵的宅第迥然不同。后两句“眼中箨龙孙
【注】野舟:即野渡,指渡船。郢人:战国楚诗人屈原。阳春白雪:指高雅的诗篇。 译文:谈论才艺多是吴地风格,才华好似郢都人。一编看豹稿,谁再和声? 赏析:此诗首句说“野舟”,次句说“谈屑”,末句说“才华”,皆言其人。全诗以议论为主,用典自然贴切,不露痕迹,而意蕴丰富
定西侯蒋公筠清轩卷次周草庭都尉韵十绝其七 解释: 1. 【虚心能自保】: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谦虚谨慎,那么他就能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自我。这里的“虚心”指的是谦虚、不骄傲的态度,“自保”则是指自我保护。 2. 【世态非所甘】:意味着对于世间的名利、权位等并不是他所追求和愿意得到的,他更看重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3. 【江梅与岩桧】:江梅和岩桧都是自然界中的植物,这里用来比喻蒋公筠的品质
结客总豪俊,诗坛如将坛。 呼童刻新粉,记取最长竿。 注释:结集的宾客都是英俊豪爽的人,诗歌就像战场一样激烈争夺。呼唤仆人雕刻出精美的新粉,记得要记下那最粗壮的竹子。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群豪放的宾客在宴会上挥洒笔墨、挥毫泼墨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群宾客豪情壮志、意气风发的形象,以及他们在宴会上的风采。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