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珍
【注释】 贵阳:今贵州贵阳市。兴义:今贵州省兴义县。季绪年:即“季子年”。乙涂:指仕宦的道路。驴市券:指买卖官爵的人,也指卖官鬻爵。马坊奴:指管理马匹的官吏。南盘:指南方。落日心悬首望孤:意谓自己像秋日之落日,悬挂在天中,望着北方,希望早日得归。长吁:叹惜声。 【赏析】 《八月贵阳寄新化邹叔绩兴义》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诗的前半部分以抒情为主,抒发了久客异乡的羁旅之思;后半部分则以议论为主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赏析诗句。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作答。 乾坤清气一枝笔,不落人间得意场。乾坤:即天地,指自然界;“乾坤清气”是说自然界有清新之气。一枝笔:一支笔,这里比喻自己的才情。乾坤清气,象征自然和人的才情,这清气与“一枝笔”相对应,表明自己虽然身处世间,但并不沉溺于世俗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次韵春感其二 - 这是一首诗,是作者对春天景色的回应或回应。"次韵"是一种诗歌创作技巧,即模仿前人的诗歌形式来创作自己的诗歌。而"春感"则指的是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情感。 2. 春物昌昌遍九州 - 春天的万物都茂盛繁盛,遍布整个中国。这句话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无处不在的景象。 3. 逍遥好共太虚游 - 在这里,“逍遥”通常用来形容心情舒畅、自由自在的状态
黄焦石 后园有块黄色的石头,上面长满了癞蛤蟆。 古树覆盖着它的顶部,苍苔布满了它的根部。 石头的底部有什么,是茂盛的木瓜。 石头的缝隙中有什么,是黄色的蘹香花。 我初来治理这块土地,土地贫瘠无法耕种。 辛勤劳动是我母亲的力量,十年间堆起了粪坑。 不知道经过多少次锄削,坚硬的土地被挖成了耕地。 秋分时节摘取番椒,夏至时节采摘紫蓿。 小满时节拔取葱蒜,端阳时节采摘麻子。 头上盖着一尺长的巾帕
正月十四日作三绝句即书子何所携明周服卿梅花卷后时子何将行矣 译文:正月十四日,我作了这三首绝句,并写在了子何所携的梅花诗卷后面。现在,你即将出发前往远方,我想通过这首诗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疏影词成去范村,小红低唱不堪闻。 译文:我将这首“疏影”的词完成后便去了范村,看到小红低声吟唱,却无法忍受那声音。 明朝驿路相思处,回首梅花是白云。 译文:明天一早,我要踏上驿路,心中满是对你的相思之情
```text 有感 太祝瞎无翳,仲车聋有灵。 海澄何日见,世议皱眉听。 烽火通龙国,楼船断鲒亭。 黄头方选壮,鸡肋愧刘伶。 注释: 1. 这首诗以七言绝句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深切感慨。 2. “太祝”是指古代宫廷中的祭祀官员,负责主持祭祀仪式,而“瞎无翳”形容他视力不佳,看不见真相。 3. “仲车”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车,象征国家的交通和运输系统,而“聋有灵”则表示尽管它失去了听力
诗句赏析: - 诗意解读:《晚望》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秋时节的高原风景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生活艰辛的同情。诗中“十室九家贫”一句,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与不公,反映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精细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 关键词释义: 1. “向晚古原上”:指的是在傍晚时分
【注释】 有感:即《赠崔侍御》诗。青阁,指崔侍御的府舍。三霜古白田,指崔侍御在任时所种之白田。丹铅,指文采,削布,指书法。文献付山川,指将文章留给青山绿水。服渐为人指,指崔侍御的服饰逐渐被人们传扬开来。刀应善自全,指刀剑应该保全好自己。豆卢杖,指豆卢公的拐杖。搔首意茫然,指崔侍御离去后,诗人感到茫然无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对崔侍御的人品和才能十分赞赏,但崔侍御却突然离京而去
山行 路从盘江发源地开始,群山连绵无主荒寂冷。 肩舆在寒冷中瘦弱前行,石气青红过雨后更加清凉。 国家简陋却适宜丛生桧柏,道路艰难才更觉苦菜香。 穷途未倦心中怀有生意,欲采间花种在夜郎边。 注释: - 盘江:指中国南方的一条河流。 - 万山无主夕阳荒:描述了盘江边的景色,群山连绵,无人照管,显得十分荒凉。 - 肩舆冷瘦寻村远:形容作者在旅途中的艰辛,肩膀僵硬、身体消瘦,却依然坚持寻找村庄。 -
贵阳寄内 六年不试北风寒,又历人间行路难。 慰别漫云成仕宦,出门止解望平安。 沈阴累日天如合,积冻迷冈岁欲阑。 辛苦未旬吾已倦,计程八十到春官。 释义: 第一句“六年不试北风寒,又历人间行路难。”表达了诗人在六年的等待和挑战中,经历了寒冷的北风和艰难的人生道路。 第二句“慰别漫云成仕宦,出门止解望平安。”描述了诗人安慰家人的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对仕途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