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
【注释】:汶(wèn)上入:从汶上进入。南来:指从南方来的好天气。径:径直,一直。阑:通“栏”,栏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田氏园赏芍药时写的咏史之作。首句交代了诗人在田氏园赏芍药的时间和环境,为全诗的写景定下了基调。二句描写了当时天气恶劣的情况。三、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南来好天气的不相信,认为它竟然直接闯入了芍药园的篱笆旁边。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南来好天气的怀疑态度
春风一十一回新,惟见丹青旧日真。 闲却从前画眉手,教渠捉笔向何人。 注释:春风已经吹拂了十一次,春天的气息依旧清新如初。只见那丹青中的旧日真容依然鲜明。放下了过去绣花时的手,让她拿起笔来描绘,该去给谁看呢?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春风的轻拂与画中人物的神态动作,传达出一种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珍惜
诗句原文: 点染烟嬴久擅场,至今珍重贮巾箱。 笑君未辨双荷叶,合付宁馨掣笔郎。 注释解释: - 点染烟嬴:指绘画或书法作品中的用墨技巧,通过点染的方式使画面生动而有层次感。 - 久擅场:长时间在某一领域表现出色或享有盛名。 - 贮巾箱:存放于巾箱中,表示收藏或保存之意。 - 笑君:以轻松幽默的语气对待他人。 - 未辨:未能识别。 - 双荷叶:指两片荷叶并排生长,形成美丽的图案
诗句原文: 甘州一曲杂云和,下马劝君双叵罗。 歌声未了弦声绝,上马催君北渡河。 注释解释: - 甘州: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甘肃的甘州地区。 - 杂云和:混合着各种声音或元素。 - 下马:停止骑马。 - 劝君:邀请对方。 - 双叵罗:两种酒杯,可能是一种用来盛酒的器具,另一种是用来饮酒的工具。 - 歌声未了弦声绝:歌声还没唱完,乐器的声音就已经停止了。 - 上马:再次骑马准备启程。 -
【注释】陆种:种植;芹:芹菜,一种水生植物。小园:指自己的小园林。了:完。我便:指诗人本人。轻舟一诣君:轻舟,指小船,这里指诗人自己乘坐的小舟。诣,到。君,这里指朋友。 【赏析】此诗是作者与好友在一次酒席上即兴赋诗之作。首句写自己种植松树和芹菜,用“也须”二字表示谦虚。第二句写自己在小园林中的位置,以“便”字作结,表现自己对这次聚会的满意心情。最后两句写自己将乘舟前往拜访友人,表达了友情深厚
【注释】金陵:今南京;店中:酒店;甘州:地名,在今甘肃;女儿曲:即《凉州》,为唐时西北地区的一种歌舞乐。 译文:南京的酒好喝,南北人都喜欢来此饮酒作乐。南人喜欢听《女儿曲》而北人喜欢唱《凉州词》。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与客人分别时的惜别之情。前两句写南京的美酒和南北人的饮酒习俗。后两句写南人爱《女儿曲》、北人爱唱《凉州词》,以南北不同的饮宴习惯来衬托彼此间的情谊深厚。全诗语言平易通俗
建礼门前软土红,几回联骑踏春风。 而今卸却朝衫后,同舍何人记此翁。 注释如下: - 「建礼门」指的是诗人的家门前; - 「软土红」形容春日里门外柔软的土地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 「联骑」指骑马结伴而行; - 「踏春风」描述春天时骑马游赏的情景; - 「同舍」即同伴、同学; - 「记此翁」表示有人还记得这位老人。 接下来为您赏析这首诗: 题小像三首 其二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释义:身在纷扰的世间,暂时回来点炷前香。老蚕结茧真难脱,才赢得霜髭你许长。 注释: 1. 身在纷纷扰扰场:身处纷繁复杂的世事之中。 2. 暂归来:暂时归来。 3. 炷:点燃。 4. 影前香:指佛前的香烟。 5. 老蚕作茧真难脱:形容生活艰难,难以摆脱困境。 6. 嬴得霜髭尔许长:形容自己历经沧桑,鬓发斑白,胡须很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世俗中挣扎、奋斗的情景。首句“身在纷纷扰扰场
【注释】 到京师再题曰缉暂次斋图二首 其二 棐几藤床寄兴赊,每披横卷玩烟霞。 平生长物元无几,配我徐熙落墨花。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京城作画,寄情山水之作。诗人以“棐几藤床寄兴赊”起笔,描绘了自己闲散的心境。接着用“每披横卷玩烟霞”进一步点明自己的创作意图。“平生长物元无几”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最后一句“配我徐熙落墨花”,则是将徐熙的绘画技艺与自己的诗歌才华相结合
杂兴六首其三 东风吹雨浥轻尘,又逼条桑嫁杏晨。 手把一锄肩一笠,老来真作太平人 诗词原文: 东风吹雨浥轻尘,又逼条桑嫁杏晨。 手把一锄肩一笠,老来真作太平人。 诗词注释: 1. “东风吹雨浥轻尘”:东风带来了细雨,湿润了轻尘,描绘了一幅清新的早晨景象。 2. “又逼条桑嫁杏晨”:桑树和杏树争相在清晨开放,暗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3. “手把一锄肩一笠”:诗人手持锄头,头戴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