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
``` 偶沾薄禄入风尘,竟绊浮名阻隐沦。 万事思量都是错,他生莫见宰官身。 注释:偶然沾染了微薄的官职,踏入了尘土纷飞的世界,最终被名利所困扰,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时刻反思,因为每一个错误都可能成为我们未来道路上的阻碍。即使在未来的日子里,也不要见到曾经的自己,因为他/她已经被权力和地位所困扰。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注释】①蒲柳:指杨柳。②残:凋敝,枯萎。③北辙:指南宋朝廷在金军进攻时,曾仓皇南逃。④松树香山雪:指唐代著名画家李成所画的《雪山图》,画中山有松树一株,旁有积雪。⑤画作屏风枕上看:用图画做成屏风放在枕上欣赏。 【赏析】 这是一首写意诗。首句“蒲柳先秋已觉残”,以自然物象比喻人事沧桑;次句“懒随北辙走微官”,表现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无奈;第三句“慈仁松树香山雪”,赞美了诗人笔下的山水之美
注释:我拄着个孩子代替短藜,偶然徐步画桥的西边。 斜阳已是不多了,只有归巢鸟儿满意地啼叫。 赏析:这是一首小令,写诗人独自在夕阳西下时漫步于桥边,欣赏美景。全词以“徐”字开头,点明了时间是傍晚,地点是桥上。 从诗的内容看,此词应是在一次游赏归来后写的。诗人拄着一个村童代为携带的短藜,悠闲地在桥上踱着步子,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这时,太阳已经渐渐西沉,余晖洒满了大地。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止步
注释:独自居住在老山村,忽然间有客人来访。 食物简朴无异味,桑叶、蚕蛾、竹笋做成的食物就像鸡鸭鱼肉。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作,诗人以闲适的笔触,描绘了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中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注释】 正属:正值 朱樱绿笋:红樱桃和绿竹笋,比喻春色盎然。 槐火:指清明时节插柳的习俗。 松泉:松林中泉水的声音。 掉头纱帽:形容潇洒自如的样子 肯著姜盐一例煎:不肯像姜、盐那样用油煎。这里比喻不追求名利。 【赏析】 《卧病山中见贻上梅耦长两君子皆已属和讽咏之馀足当七发未能趋候先寄三诗其二》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作于天启三年(1623),作者当时卧病在床
注释: 高柳参差间古槐,绿阴深处鹧鸪哀。 雨滴落在高高的柳树和参差不齐的古槐之间,在郁郁葱葱的绿荫深处,鹧鸪发出凄厉的叫声。 东山一段云如墨,散作廉纤小雨来。 远处的东山云雾缭绕,像黑色的墨水洒落,化作细密轻柔的春雨。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诗人细腻地描绘了雨后春景,用雨滴落在高高的柳树和参差不齐的古槐之间,在郁郁葱葱的绿荫深处,鹧鸪发出凄厉的叫声。远处的东山云雾缭绕
注释:卧病山中蒙愚山先生见投茶笺佳咏王贻上梅耦长两君子皆已属和讽咏之馀足当七发未能趋候先寄三首 其一 社后枪旗入笼新,冯君少乞敬亭春。 比来消渴母相讶,身是江南水厄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被贬谪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社后枪旗入笼新”一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而“比来消渴母相讶,身是江南水厄人”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状况的无奈与忧虑
注释: 1. 诸伧:指中原地区的人。 2. 比酪浆:比喻茶的味道比牛奶还要清淡。 3. 解清午梦响诗肠:解除了困扰的午后梦境,仿佛在诗歌中唤醒了灵感。 4. 竹炉石铫(dá)晴云碗:用竹子做的炉子,石头做的壶,晴朗的天气下煮的茶,放在云朵形状的碗里。 5. 不是幽人未合尝:不是指幽静的人不能尝试这种茶,而是说这种茶并不是普通的茶,只有真正的隐士才能真正品味出它的滋味。 赏析:
【注释】 潦水:积水的水面。霁(yì):雨雪停止,天放晴。木叶衰:树叶变黄而落。寥(liáo):寂寞、空旷。一抹:一道。绯桃:红桃。缃(shāng)李:淡黄色的桃李。千千树:形容树之多。不遇春风:没有遇到适宜的环境。 【译文】 积水的水面刚放晴,树叶已经枯黄飘落,天空显得十分空旷寂寞,一行大雁从空中飞来。红桃、淡黄桃树上,成千上万的桃李枝头都挂上了累累硕果,可是还没有到春天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赏析诗句、掌握常见的古诗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然后结合选项所涉及的诗句逐一进行比对分析,看是否合乎诗意,注意注释中的提示,注意关键句的把握和重点字词的分析。“细雨随风整复斜”,意思是说:春日里细雨随风轻轻地吹拂着田野,使田野变得整齐而又曲折。“矮黄媆白屡生芽”,意思是说:春天里矮黄色的油菜花在风中摇摆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