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池上花开照眼明,流蓱无数杂飞英。”意思是:池塘上的花儿开得灿烂明亮,水草、浮萍等植物随波漂浮。“一双紫燕贴波去,三寸银鱼吹浪行”。意思是:一对燕子贴着水面飞去,三寸长的银鱼在浪花中游来游去。 【答案】 译文: 池塘上的花儿开得灿烂明亮,水草、浮萍等植物随波漂浮。 一对燕子贴着水面飞去,三寸长的银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它们在波浪中欢快地游戏。 赏析:
【注释】 清漪:清澈的水波。枮(zhuàn):荷花的别名。折苇:《诗》“折柳赠行人”也,此指折竹。 【赏析】 这是一组咏物诗。作者借写竹叶的飘落,暗寓自己对官场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一首:竹枝歌是巴渝一带流行的民间歌舞曲调的名称,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所作。这里用这个曲调来写竹叶。 第二首:在江边小洲上,水波荡漾,风拂着竹叶,随风飘扬而去。 第三首:南村的水流很浑
注释:鵁鶄(yuān qiú)和翡翠(一种鸟类,羽毛翠绿)在沙滩上飞翔,垂柳和杨柳(杨柳树)绿叶层层叠叠。好雨突然来临,江面变得宽阔,准备打鱼网(渔具)。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诗人用“满沙棱”形容水鸟之多,用“几层”来形容垂柳之密,用“新涨阔”来形容江水之宽,都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后两句写人,“阿侬”是作者自称,表示亲切、随意的语气
【注释】: 1. 艺圃:指画家画室。艺圃竹枝歌四首其四:这是第四首,描写了九月天高云淡,水天相映的景象。 2. 红蓼青蘋:指荷花和莲叶。 3. 澹(dàn)云:淡淡的云。 4. 合系:连接的意思。 5. 侬家:我家。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 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清新秀丽的秋景图。“九月天”点明了季节,“澹云如水水如烟”则形容了秋天的天空之清远。“画桥侧畔好杨柳”
以下是对《毛公坛小游仙词四首》其二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翻译:檄取山灵扫洞门,归来重访旧坛云。 - 这句诗的意思是向山神发出征召,清除洞口的障碍,然后返回去拜访曾经去过的坛子。 2. 诗句翻译:月明时节开清宴,先约南邻墨佐君。 -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明月照耀下,举行了一次清雅的宴会,我首先邀请了南边的邻居一起参加。 3. 关键词注释: - 檄:古代的一种文书,用于征召或命令。 - 山灵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但得栖身洞壑间: - "但得":仅仅,只需。 - "栖身":居住或栖息。 - "洞壑间":指山间的洞穴和山壑。这里形容隐居的地点。 2. 饫看山色只如闲: - "饫":饱足、满足。 - "山色":指山的自然风光。 - "只如闲":就像悠闲无事一样。 3. 不知贵客缘何事: - "贵客":尊贵的客人。 - "缘何事":为何?因何? - 表达了对客人来访的原因的好奇。
闻子巂,闻子巂,闻子巂。 杏花结子箭抽萌,小鸟飞来哢晓晴。 久与渊明相辈行,敢劳苦语再丁宁。
诗句释义: 群石参差满路横,黄芝赤箭逐年生。 群石参差,形态各异,布满了道路的四周。黄芝、赤箭,是传说中的仙草,每年生长。 诗句译文: 毛公坛上群石参差,满路的山石错落有致;黄色的灵芝和赤色的神箭每年都在生长。 注释: 1. 群石参差:形容山石的形状多种多样,参差不齐。 2. 黄芝赤箭:指的是传说中的黄精(一种草本植物)和赤箭(一种草本植物),每年都会生长。 3. 绛气
毛公坛小游仙词四首其三,玉节珠幢去已遥,独留残石镇山椒。 诗句中的“玉节珠幢”和“独留残石”,分别象征着高贵与尊贵,以及孤独与坚守。在《毛公坛小游仙词四首其三》中,通过这些元素的运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遗世独立的心境。诗中“愁渠变化成羊后,吃尽黄精数顷苗”这两句,更是将仙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充满了生动性和画面感
洞庭橘枝词二首 其一 阿侬家住橘林旁,郎乘大艑向襄阳。寄郎只寄双头橘,蚤红胜胜襄阳黄。 注释:阿侬(即我),住在橘树环绕的家园旁。郎(指你),乘坐着大船去往襄阳。寄给你的,只送你两棵橘子。这两颗橘子的果实颜色鲜红,胜过襄阳的黄橘。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通过描述自己居住在橘子树林旁,而你却要远行去襄阳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