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龙翰
注释:金井边的辘轳已经空转了,春天的梦境也随风消散,那飘散的香气的灵魂也无法到达长安。君王成为了俘虏,而女子则沦为奴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夜月照亮两地,却无法共享温暖。 赏析:这首诗是张籍对妻子张丽华的悼念之作。张籍的妻子张丽华在天宝年间被吐蕃所俘,后来死于乱军之中。诗人用“春梦残”来形容妻子的离世,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他用“香魂飞不到长安”来描绘妻子的灵魂无法归去故乡,只能飘散在异地
【注释】飒飒:风声。凉生水国:秋天的凉风吹遍了水上人家。无计解花愁:无法解除那盛开的荷花因秋风而愁思满怀。飘然一叶随流水:荷叶随风飘荡,随着流水漂泊。真人驾作舟:真人就是指诗人自己,他就像仙人驾驶着小船在水上漂流。 【赏析】 《荷花四绝》共四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三首。此诗是写荷花之“愁”,也是写人世间的“愁”。 首句“飒飒凉生水国秋”,点明季节和环境。飒飒:风声,这里用拟人手法表现风声。凉生
【注释】 繁昌道中:指作者从繁昌(今属安徽)到江州(今江西九江)途中所经的繁昌县。 江天日暖:江边的天色晴朗,春日阳光温暖如煦。 竹为舆:竹制的车。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 猎猎:形容风声呼呼作响,此处指春风拂动竹竿的声音。 杨花:柳絮,即柳絮飘飞。 糁(zàn):撒播,点缀。吟须:胡须,借指诗人。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旅途中所写。前四句写行色匆匆,沿途所见;五、六句写一路所见风景,并自叹不如
注释: 冬夜 其一:指诗人在冬天的夜晚所写下的诗。 床头一卷易:床头边摆放的一本书。 晚风冻尽铜壶滴:晚风吹得寒气逼人,使铜壶里的水都结冰了。 起傍危阑啸一声:起身靠近栏杆吹了一声口哨。 月明何处人横笛:月光明亮的地方有人吹奏横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冬夜景色和心情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冬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读罢床头一卷易”描述了诗人在冬夜阅读的情景。这里
赠诗客梅窗 骚人行脚遍天涯,何处青山不是家。 惆怅旧时云外鹤,结巢窗外守梅花。 注释 骚人:诗人,此处泛指文人墨客。行脚:到处漫游。天涯:指遥远的异地。家:归宿。 怅(chàng)惆:失意伤感。 旧时云外鹤:比喻诗人自己。云外:指天边、天际。 结巢:筑巢。窗外:指窗前。守:守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异地他乡的孤独与寂寞,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首句“骚人行脚遍天涯”,以诗意盎然的语言
【注释】 一函:一包。鹤骨:指梅花。尘埃:比喻时间流逝,世事变化。碧玉台:指种有梅花的山台。添种:增加种植。红莲:即荷花。 【赏析】 《和张平甫咏梅》,此诗写景抒情,意境高远。 首联“一函鹤骨已尘埃,空筑孤山碧玉台”,是说一包鹤形(即梅)的骨头,已经变得尘土斑斑(比喻世事变化),只剩下一个空空的山台了。这里以“鹤骨”自喻,表明诗人自己清贫、寂寞的处境,同时暗含着对时世变迁
注释: 1. 冬夜山中:指在冬天的夜晚,山中的景象。 2. 寒入雁声霜满地:寒冷的气息进入了雁鸟的叫声,地面上已经满是霜。 3. 香沈梅影月当崖:梅花的影子被沉香覆盖,月亮正好挂在山崖之上。"沉香"指的是梅花散发出的香味。"月当崖"是指月亮高悬在山崖之上。 4. 独鹤归来童亦睡:只有一只鹤回来了,孩子们也睡着了。 5. 微风簌簌落松钗: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松钗掉落的声音
辛酉年的秋天我在北京已经停留很久了。 湖上青山闲适自在,不必在诗屋旁边。 客居他乡有酒可饮身无事,天天来到湖边看风景。 【注释】 ①辛酉: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作者当时已五十岁。京:指临安。 ②只么:如此,这样。闲:安适自在。 ③未须:不必。近山间:靠近山林的住处。 ④客边:客居他乡。有酒:有酒可以饮用。无事:没有事情要做。 ⑤湖上看:到湖边欣赏美景
春日吴中 照人芳树迟迟日,吹面垂杨拂拂风。 客思一筇携不尽,鸟声多在落花中。 【注释】: ①“一筇”句:一筇,指竹杖。筇,一种轻便的竹制手杖。②“客思”句:一筇,指竹杖。筇,一种轻便的竹制手杖。③“鸟声”句:一筇,指竹杖。筇,一种轻便的竹制手杖。④“客思”句:一筇,指竹杖。筇,一种轻便的竹制手杖。⑤“落花”句:落花,指飘落的花。⑥赏析:诗写春天景色,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意,意境清新自然
山房静对碧巉岏,与客歌骚夜未阑。 注释:山房寂静地对着高峻陡峭的山峰,我和客人一起吟唱着《楚辞》,直到深夜还没有结束。 客去灯寒眠不稳,心随明月在阑干。 注释:客人离开后,房间里的灯光昏暗,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我的心随着明亮的月光在窗户的栏杆上来回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