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敬安
注释: 春波如镜草萋萋,十里垂杨绿映堤。春水清澈如同镜子,草木繁盛绿意盎然。十里长堤上杨柳婆娑,摇曳生姿。 借取祝融峰上月,送君直下洞庭西。请将祝融峰上的明月借来,为你照亮前行的道路。我将你送到洞庭湖的西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不舍之情。 首句“春波如镜草萋萋”,描绘了春天的湖面上,湖水如镜,绿草萋萋的景象。这里的“春波”指的是湖面
注释: 1. 赠尹山人和白即题其阴符经注后:赠送给尹山人,并在他写的《阴符经注》之后。阴符经是一本古代道家经典,尹山人可能是一位道士。 2. 谁复知:还有谁知道呢? 3. 苍苍:形容头发花白的样子。 4. 须鬓已如丝:形容年华老去,鬓发如丝。 5. 春风落魄长沙市:在春风中失意徘徊在长沙城。 6. 错:错误。 7. 老画师:年纪大的老画师。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尹山人和白即的一首诗
【注释】 1. 出定:从禅定中醒来。 2. 吟:作诗。 3. 禅宫:指寺院。 4. 寂寂:静悄,寂静无声。 5. 白云封:云雾缭绕,遮蔽了天空。 6. 蒲团:佛教徒坐禅时所铺的蒲草垫子。 7. 万虑空:一切忧虑都消失了。 8. 定起:从静坐中醒来。 9. 天已暮:天色已晚。 10. 忽惊:突然感到。 11. 身在月明中:自己仿佛身处于月光之下。 【赏析】 首句写寺院中的环境,静悄悄的
注释:为什么要在山顶或水边建家呢?只要有一颗安心的心,哪里都可以成为我的家。有人问我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我就笑着指着长天落日的晚霞告诉他。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的归属感。他并不追求高山流水,也不拘泥于山巅水涯,而是选择了一个更舒适、更适合自己的地方来居住。他认为只要有一颗安心的心,哪里都可以成为他的家,不必过于追求物质生活上的富足。 诗中的“西来意”是指诗人从西边来的意向
【注释】 山家:指居住在山中的人家。胡麻:芝麻。道人:道士。风味:气味、味道。峰顶:山峰的顶端。嚼:用牙齿咬或用口含物来咀嚼。红霞:形容山中云雾的颜色。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秋,鲁封居士在山中向方回问道士的生活和修行情况。诗中写自己每日吃胡麻饭,生活俭朴平常,不愿张扬;又写自己与道士们一起在山上修炼,常常看到山顶的红霞,从中感悟到一种独特的生活乐趣和修行的境界。全诗意境幽远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十六辞家事世尊” - 关键词: 事、世尊 - 译文: 离开家的时候,我侍候的是一位佛祖(世尊)。 - 释义: 描述了诗人在离家出走之前,恭敬地侍奉佛祖的情景。 2. “孤怀寂寞共谁论” - 关键词: 寂寞、谁论 - 译文: 我独自一人的心情是寂寞的,没有人可以与我谈论这些心事。 - 释义: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没有可以分享自己感受的人。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感的无奈。他赞美了尹山人的隐居生活,也对自己的隐居感到孤独。他认为人海茫茫,只有他自己是孤独的,这表达了他的孤独感。 注释: - 丘壑:指山川、山谷等自然景观。 - 门巷:指房屋的门口和巷道。 - 萧闲:形容清静、宁静。 - 苔藓碧:形容苔藓覆盖在地面上,呈现出绿色。 - 《阴符》:一本古代兵书,据说是黄帝时期所作。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词释义: 迢遥钟梵下斜阳,寂寂岩花渡水香。 - 迢遥(tiáo yáo):形容距离遥远。 - 钟梵(zhōng fán):指寺庙中的钟声和佛经诵读声。 - 斜阳:指太阳即将落山时的景象。 - 寂寂:寂静无声的样子。 - 岩花:指的是岩石上生长的花朵。 - 渡水香:形容花香随着水流飘荡。 殿角一铃风自语,窗前万木雨初凉。 - 殿角(diàn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远赴日本的杨皙子(即杨万里)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奉寄杨皙子孝廉远适日本 我把这首诗献给远赴日本的杨皙子孝廉。他即将离开家乡去日本,我写这首诗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借问吾乡杨皙子,一身去国归何时? 请问你这位从我们家乡来的杨皙子,您离开家国,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 故山猿鹤馀清怨,大海波涛动远思。
【赏析】 这首诗以“飘然尘外人”开头,诗人自比为“尘外物”,表明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淡泊。接着,他描述了自己在山林中行走的情景。“一笠千山雨”,描绘了一幅雨雾蒙蒙、山峦若隐若现的画面。这里的“一笠”既指斗笠,也暗示了诗人的简朴生活;而“千山雨”则展现了山林的壮丽景色。 诗人用“身似孤云闲,悠悠任来去”来形容自己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孤云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