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临
这首诗是一首怀念亡妻的诗。岱山姊,即王氏,作者的妻子。于兹廿载死生离:自她去世后已过了二十个年头了。亚字阑干独立时:在孤独的时候独自倚靠在栏杆上。亚字阑干:指妻子留下的遗物。 赤鲤不传泉下信:红鲤鱼不能传达泉下的消息。泉下信:指妻子已经去世。 红镫忍读旧存诗:忍受着痛苦去阅读妻子留给自己的诗歌。红灯:指红色的蜡烛,借代妻子生前使用的灯具。旧存诗:指妻子生前留下的诗篇。 频逢梦里浑如昔
【注释】 拂墙:指靠近墙壁。 双涧水:指村边的两条小溪。 矮竹:低矮的竹子。权:暂且,暂时。 卷中羞羼(càn)热官诗:意谓自己写的《村居》等诗,在官场应酬诗中不值一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景色的七绝,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雅宁静,是诗人在闲适的生活状态下创作的。首句“拂墙杨柳碧丝丝”,描绘出一幅春天的景象,杨柳依依,翠色欲滴。“已折杨枝活旧篱”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来综合推断全诗的内容。 “津门月里步篱边”,写自己夜半漫步于津门城下,看到月光洒在篱笆上,想到故乡的情景。 “仿佛当年问寝天”,意思是好像回到了从前,在天上的宫殿里问候着亲人。这里的“天”指皇宫或天宫。 “昨夜梦回离别处,子规啼断一溪烟”,写昨晚梦见自己和亲人告别时的情形。子规鸟的叫声让人心碎
矮纸墨花凝,秃锋毫不棱。 劲风扬积雪,斜日堕檐冰。 蓟北迟归鸟,窗南击冻蝇。 夜分群动息,诗思一镫青。 注释: 1. 矮纸:指纸张较小。 2. 墨花凝:指纸上的墨迹凝聚如花朵,形容笔力遒劲、墨色饱满。 3. 秃锋:笔尖磨损,没有锋刃。 4. 劲风扬积雪:猛烈的风吹落树上的积雪,形象地描绘了风的力量。 5. 斜日堕檐冰:夕阳映照在屋檐上的冰凌,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6. 蓟北迟归鸟
【注释】 远山抱城转:远处的山峦环抱城市曲折蜿蜒。抱:环绕、拥抱。转:弯曲。 傍晚翠云横:傍晚时分,山色像青色的云彩一样横亘在天空。 禁树蝉争噪:皇宫里的树上,知了争相鸣叫。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垂杨莺一鸣:杨柳垂下的枝条上,黄莺儿一声啼鸣。 旧桥经雨断,斜日就烟明:曾经经过雨水冲刷的旧桥,现在被云雾缭绕得若隐若现;斜阳照射下,桥面上的烟雾显得明亮起来。 呼艇前溪去,荷花香乱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时要结合诗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花饶午韵鸟声碎”的意思是花儿盛开,午后的阳光中,鸟儿的声音也变得零碎起来。“柳曳晴丝蝶路迷”意思是垂柳摇曳着细长的柳条,蝴蝶在明媚的阳光下迷失了方向。“独倚阑干春影里,一帘红透夕阳西”意思是独自靠在栏杆上,沐浴着春日的余晖;一帘红霞映衬着夕阳西下。 【答案】 译文: 花满园,阳光洒落,鸟儿的鸣叫声变得稀疏起来。垂柳轻拂
微雨 策雨两三点,蛙鼓不能声。 半篙海河水,九里苇根城。 暑重风仍湿,月圆潮倍生。 柳阴到窗隙,花气满帘旌。 译文: 细雨如烟般飘洒,青蛙的鸣叫声也变得模糊不清。 半篙深的海水,一里路外的芦苇根下的城池。 夏天炎热,但微风吹拂仍然使空气湿润;月光皎洁,使得海浪更加汹涌澎湃。 柳树的阴影透过窗户,花朵的香气弥漫在窗帘上。 注释: 1. 策雨:形容雨水细微而稀疏的样子。 2. 蛙鼓不能声
【注释】 镫味:比喻读书时的乐趣。戎曹:指军队。买文钱:指购买诗文的钱财。戎曹廿二年:戎曹,即军务;廿二年,指从二十岁到四十岁,二十年中一直在军中任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在军中服役的友人的劝勉之词。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朋友在军中辛苦工作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情关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注】尺鲤:指鲤鱼。椿萱:指父母(“椿”和“萱”都是对父母亲的称呼) 译文: 东流的鲤鱼向北飞去,我和你话别依依不舍。 八千里的路程转眼就到,梦里回到家乡也就归家。 赏析: 这是一首写梦归的诗,首联是写自己思念故乡,颔联写自己思念家乡的心情,颈联写自己思乡之情达到极点,尾联写梦归故乡,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深长
繁枝删向碧芙蓉,霜干作虬青古松。 注释:繁枝被剪裁,只剩下了碧绿的芙蓉。霜干的枝条如同虬龙般苍劲有力。 黄叶半山斜日静,浮云偏蔽最高峰。 注释:山上半山坡的黄叶在斜阳下显得格外安静,而那浮云却遮蔽了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