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乔
【注释】抱区区:指有所牵挂,有心事。父老:父母亲。于今:现在。存问:关心问候。 【赏析】此诗是作者被贬谪后寄给当地父老的诗篇。诗中表达了他对父母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对年迈的父母也充满了关切和忧虑,希望他们的寿命能延长一些,不要过早去世。 开头两句“别时有约抱区区,父老于今好在无?”是说,离别的时候曾向乡亲们约定要回来看望他们,可是到现在我还没有回来,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健在?“好”字在这里作动词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珩的作品《读北征诗喜有奇气因复和之》。全诗如下: ``` 珩作读北征诗喜有奇气因复和之 汝不闻退之一生叹卑复嗟老,朝得拜官夕拜表。 佛骨何预侍郎事,贬死潮阳不悔懊。 可知平日多悲吁,本有所为非为躯。 世上小儿隘且陋,妄自雌黄宰相书。 吾儿气若小于菟,立志崭然逼老夫。 能言韩杜不言意,壁立万仞群儿无。 誉儿有癖公莫怪,身蹈鲁邹须有赖。 此心未肯便颓唐,但祝公卿免灾害。 ```
诗句释义: 1. 送客南渡口,野风吹薄醉。这句诗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诗人站在渡口送别客人,被野风吹得微醺。 2. 众山澄暮晖,一鹭泛遥霁。这句诗描绘了夕阳下的山景,山色澄澈,一只鹭鸶飞翔在遥远的晴空中。 3. 偶从渔父语,暂逐田夫憩。这句诗描绘了偶然听到渔夫的话语和暂时跟随农夫休息的情景。 4. 略无相识人,长歌自摇曳。这句诗描绘了周围没有人认识自己,只能独自唱歌摇摆的情景。 译文: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太史:指历史或文化中记载人物事迹的官员。太史传货殖,刻骨痛言利:意思是太史官在记录商人的财富时,深深地感到利益的重要性。 2. 刻骨痛言利:形容太史官对利益的重视程度,如同刻在骨头上一样深刻。 3. 宁知宦学忧,此犹存信义:意思是不知道为官的人会因为贪恋财富而忧虑,但仍然保持着诚信和道义。 4. 不信贾不售,不义生不厚:这是说如果一个人不相信财富可以使人致富
注释: 岱宗:泰山的别称。 夫何如:怎么样呢? 直与天相引:好像和天空相接,直接连着天际。 嘘为天下霖:像在向大地呼出云雾。 吸觉东海尽:好像把东海的水吸干了一样。 境异杂人鬼:境界不同就像人间与鬼域的区别。 体大包灵蠢:身体庞大能够包容神灵和蠢物。 四岳:指四座大山,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 臣伏:臣服于。 其馀固泯泯:其余的地方都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律诗,全诗如下: 重华华丽中,烛物不隐草。 皋夔会序登,微官敢轻小。 行当犯炎瘴,嵚岖涉岭表。 民生类蛇虫,土风杂猺獠。 所愧养未纯,怀之莫有道。 永服平生言,不拭光皎皎。 注释: - 重华:指舜帝,舜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贤明的君主之一。 - 烛物不隐草:比喻舜帝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不会因为小事而烦恼。 - 皋、夔:古代两位著名的官员,皋为舜的大臣
后游子吟 慈母眼中泪,游子衣上痕。 衣复为客寒,衣单在家温。 谁谓詹去侧,不忧以欢欣。 注释解析: - 慈母眼中泪:母亲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深爱着远行的游子。 - 游子衣上痕:游子在外出时的衣服上有因思念母亲而落的泪痕。 - 衣复为客寒:由于旅途中的艰苦,衣物变得薄弱,难以御寒。 - 衣单在家温:家中虽温暖,但游子的衣物已不足以提供保暖。 - 谁谓詹去侧:有人认为离家出外是理所当然的事
留别李礼部 其一 都城冠盖多,静观方明了。 一二星独大,黯淡压苍晓。 我幸生识之,至死不懊恼。 况辱致殷勤,心许非貌好。 注释: 1. 上都:指京城。冠盖多:形容人或车马众多。 2. 方了了:刚刚看清的样子。 赏析: 首联:“都城冠盖多,静观方明了。” 诗人在京城看到众多的车马和行人,他静静地观看,直到看到了那一两颗明亮的星星,才看清了天空的全貌。 颔联:“一二星独大,黯淡压苍晓。” 诗人注意到
【注释】猛虎行:即《猛虎行》,唐代李白所作,是一首七言古诗。镇安城:今陕西省镇安县,古县治在今陕西镇安县城关镇附近。李开甫:唐代名将,曾任镇安郡守。恤民心:体恤人民。刘昆在郡:刘昆曾为唐玄宗时宰相,因直言进谏被贬为郡守,后任刺史。官无苛政虎转多:意思是说官吏们不施苛政,猛虎就会少。蚩蚩氓:老百姓,百姓。残此蚩蚩氓:残害这些老百姓。恶不为戒善者惊:邪恶的人不去惩戒善良的人,善良的人们就感到害怕
船中昼卧 湘水夏冱可冰齿,篷窗四敞收远空。 此间不语独偃仰,便觉江天入此胸。 注释: 1. 湘水:指湖南省的洞庭湖、湘江一带的河流湖泊。 2. 冱(hù):冻结。 3. 篷窗:船篷窗户。 4. 敛(yǎn)齿:收敛牙齿。 5. 偃(yǎn)仰:躺卧、仰卧。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船上昼卧的情景。诗的开头两句写舟行途中所见之景,第三句写诗人此时的心情状态,最后一句写诗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