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乔
【注释】 清风亭:在今江西九江市西,是李白、杜甫等人游历庐山时所常去的地方。别筵:分别宴饮之席。二十六人:指参加这次聚会的二十七人。赋:创作诗篇。葛仙瀑:即葛洪瀑布,在九江市西。高生尚宪:尚宪是诗人的朋友。曾:曾经,过去。双琴奏:二琴合奏。今:如今。孤鹤来:指作者自己。读:读其诗作。怆恍枨(chénɡ)触:怅然若失的样子。盖:恐怕,大概。不复能终曲:再也弹不下去了。终曲,乐曲的结束。补作
《别后寄田都尉王象州》是清代诗人李宪乔的作品,诗如下: 玉箫金管沸春城。宁知一叶寒江泊,独听篷窗溅雪声。 注释解释: - 宾客满堂谁目成:形容聚会时宾客众多,热闹非凡。 - 玉箫金管沸春城:形容宴会上音乐的演奏非常热烈,就像煮沸了整个春天的城池。 - 宁知一叶寒江泊:比喻在寒冷的环境中,还能听到江面传来的声音,如叶子飘落的声音。 - 独听篷窗溅雪声:形容独自坐在船上
这首诗的译文是:独自笑着,独自地走着;无人了解,无人理解。孤云在傍晚从山顶飞起,我倚靠在栏杆上仿佛等待着什么。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1句:“江楼戏拟独自行来” 注释:在江边的高楼中,我想象自己独自行走。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边高楼中独享清辉、静思的情境。 第2句:“独自坐” 注释:我独自一人坐着。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独自品味这份宁静的心情。 第3句:“笑来独自嘅
``` 侯门岂无酒肉,王门岂无丝竹。 但集狎客尘,不见高士躅。 夫子岂其俦,好古日不足。 身为二千石,书积三万轴。 近益力为诗,动使能者伏。 君不见西明寺后穷瞎张太祝,白日避人如鸱鵩。 当时不遇韩退之,此纵饥死谁得知。 注释: - “侯门”和“王门”指贵族或显贵的门第,这里用来形容富贵人家门前的豪华景象。 - “酒肉”和“丝竹”指宴请宾客时常用的物品,象征着富贵人家的招待和享乐。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将赴归顺题家书”是全诗的第一句。这句诗的大意是:家人望着我远去的身影,只能凭信寄语,让我在归途中不要随便观看什么,因为此地向南而去再没有地图可看了。 【答案】 将赴归顺题家书 家人怅望宦游远, 止就舆图指路途。 寄语今番休借看, 此州南去更无图。 译文: 家人望着我远去的身影, 只能凭信寄语
【注释】: 将至固县驿:即将到达固县驿。固县,地名。驿站,古代传递文书、供来往官员途中食宿的机构。固县驿是古代驿站之一。 征客如野禽,向晚归飞骤:征客人马像野禽一样在傍晚急速返回。征客,指外出为官的人。 断烟沙步村,落日远山堠:断烟沙上漫步,夕阳下远山矗立。 忽忽故园思,夹道秋禾茂:突然想起故乡,夹路的庄稼长势茂盛。 【赏析】: 这首七律,写征人归途之景与乡关之思。诗中通过描写景物
【注释】 斋居:指在书房中居住。斋,指清静无为的处所。 生夕凉:生出清凉之意。夕凉,傍晚的凉爽。 秋霁(jì):秋天的雨过天晴,天气转晴。 孤飙(biāo):孤高的旋风。长薄:辽阔的天空。 众飒散:许多疾风消散。 地迥神自惺:四周寂静,心神也显得清朗。地迥,四周寂静无声;神自惺,心神也显得清澈明朗。 迹独兴:独自兴起的思绪。迹独,独自的足迹。 耿耿:形容心中不平静,如星星在夜空中闪烁,不易消逝
【注释】: 1. 柳江:指柳州。柳江河流经柳州,故以柳江称之。棹:船桨。沿洄:逆流而上。宾山:在今江西九江附近。《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尝往田里,人见其如此,以为去作县官是矣。……遂作《归去来兮辞》,以示东篱之农;农把酒食曰:‘先生贤而婉,请受《归去来》一醉。”同社侣:即“同乡之侣”。 2. 鹤衣:指道士所穿鹤形的道袍。旧时道士常穿白鹤羽为衣。重来:再次来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腊日之后赴柳州时,夜行船中即事而作。全诗四句,内容如下: 此宵始觉有寒意,篷底泠泠霜月痕。 旅枕未安闻犬吠,岸傍知有峒氓村。 注释解释: 1.此宵:这个夜晚。 2.泠泠(líng líng ) :清凉、寒冷的样子。 3.峒氓村:古代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峒,指少数民族地区。氓,古时候对男子的称呼。村,村落。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在途中所见所感。首句“此宵始觉有寒意”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古人书多偏:这句话指的是历史上的很多书法家的作品偏向于某种风格或特点,但这种偏颇往往并不完全是他们的本意。 - 注释: 指历史上许多书法作品在风格上过于突出某一方面,导致整体美感受损。 2. 后人书多正:这句话指的是后来的书法家们在作品中更注重平衡和规范,力求达到一种中庸之道。 - 注释: 强调了追求完美和中正的重要性,反映了对传统美学的一种推崇。 3. 偏者固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