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岂无酒肉,王门岂无丝竹。
但集狎客尘,不见高士躅。
夫子岂其俦,好古日不足。
身为二千石,书积三万轴。
近益力为诗,动使能者伏。
君不见西明寺后穷瞎张太祝,白日避人如鸱鵩。
当时不遇韩退之,此纵饥死谁得知。

侯门岂无酒肉,王门岂无丝竹。 但集狎客尘,不见高士躅。
夫子岂其俦,好古日不足。 身为二千石,书积三万轴。 近益力为诗,动使能者伏。
君不见西明寺后穷瞎张太祝,白日避人如鸱鵩。 当时不遇韩退之,此纵饥死谁得知。

注释:

  • “侯门”和“王门”指贵族或显贵的门第,这里用来形容富贵人家门前的豪华景象。
  • “酒肉”和“丝竹”指宴请宾客时常用的物品,象征着富贵人家的招待和享乐。
  • “集狎客尘”表示聚集了一批庸俗的朋友,他们只知道追求物质享受,忽略了高尚的道德品质。
  • “不见高士躅”表示那些高贵的人已经离开了,不再出现。
  • “夫子”是对人的尊称,这里指那些有学问、有才能的人。
  • “岂其俦”是反问句式,表示对方是否属于同类人,这里用来表达对对方的不屑一顾。
  • “好古日不足”表示那些真正的学者、文人并不满足于现状,总是追求更高的学问和道德修养。
  • “二千石”是古代官员的一种称呼,表示官职较高,地位较重要。
  • “书积三万轴”形容藏书量很大,说明这个人非常爱好读书,学识渊博。
  • “近益力为诗”表示最近开始努力学习写诗,说明这个人在文化方面有所追求。
  • “动使能者伏”表示经常让有才能的人佩服,表现出他的才华和魅力。
  • “君不见西明寺后穷瞎张太祝”是《西明寺》这首诗中的一句,意思是说那些被世人所嘲笑、讽刺的人,就像西明寺后面的那个瞎眼的僧人一样,虽然生活清苦,但却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人生态度。
  • “当时不遇韩退之”是指如果当时有人能够遇见唐代诗人韩愈(字退之),那么这个人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贫困潦倒,因为韩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诗歌和散文在当时非常有名,也受到后世的推崇。

赏析:
李宪乔的《侯门岂无酒肉一首赠单青侅》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封建社会中权贵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全诗通过对富贵人家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那些沉溺于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追求之人的不满和批评。通过对比古代圣贤与世俗之人的行为和思想,诗人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现象——只有真正的学者和有志之士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失望和不满情绪,希望人们能够摆脱物质欲望的束缚,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