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识鹤阿师,斋身无点缁。
每同松下语,不省世闲诗。
辨认香来处,斟量钟尽时。
非缘会得侍,冲抱讵能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一位山中僧人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僧人深沉友情的怀念。

首句“自识鹤阿师”,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对这位僧人的称呼。这里的“自”字,表明了诗人对这位僧人的认同和尊重。而“鹤阿师”则是对这位僧人的亲切称呼,暗含了诗人对他高洁品格的赞赏。

第二句“斋身无点缁”,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僧人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斋身”,意味着僧人过着清心寡欲、远离尘嚣的生活。而“无点缁”,则形象地描绘了僧人身上没有沾染世俗的痕迹,保持了一份纯净和超脱。

第三句“每同松下语,不省世闲诗”,则是对两人交往情景的描写。诗人与僧人一起在松树下交谈,相互交流着对世事的看法。然而,僧人似乎并不关注世间的琐事和繁华,对于这些闲适的诗句并不放在心上。这体现了诗人对这种淡泊名利、专注于修行生活的僧人的敬仰之情。

第四句“辨认香来处,斟量钟尽时”,则是对两人相处细节的描绘。诗人在与僧人的交流中,逐渐了解到了僧人内心的世界。他们一同品味着茶香,品味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在品尝茶的过程中,诗人也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明白了时间的珍贵和生命的短暂。

第五句“非缘会得侍,冲抱讵能知”,则是对两人关系的一种评价。诗人深知,自己能够与这位僧人相遇,是因为机缘巧合。而僧人之所以能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也是因为他具有一颗冲决俗世纷扰、追求真理的心。这种精神品质是值得后人学习的,但诗人自己却难以完全理解这种境界。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一位山中僧人的交往过程,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这段友谊的回顾和思考,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人生的哲理和人生的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