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住云中寺,何年去石桥。
曙吟残月在,寒定夜香销。
在世足游历,一心长寂寥。
手中楖栗杖,拄出雁门遥。
【解析】
此诗题名“赠义融上人”,是诗人赠别一位僧人义融的一首赠答诗。义融上人是僧人义融的名字,他住在云中寺。从诗的内容看,义融上人也是一位高僧,与王维交往甚深。诗中“旧住”二字,说明两人相识已久;“何年去石桥”,写他出家前曾到石桥游玩的情景。这两句是回忆当年往事,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曙吟残月在”写日出时,他在禅房中吟诵经文,月影斜照在残卷上。“寒定夜香销”,写夜晚禅房中焚香,但寒气已定,香火也渐渐消尽。这两句是写僧人清修苦行的生活。“在世足游历”,指他一生四处游历。“一心长寂寥”,写他对世俗名利、荣华富贵等毫不在意,而心中却常常感到寂寞孤独。“手中楖栗杖,拄出雁门遥”,写他手持拄杖远行,远离家乡,越过雁门山。“楖栗杖”即拐杖,这里借指僧人所用的手杖。“楖栗”是坚硬、粗大的木料的意思,用来形容拄杖的样子。“拄出雁门遥”是说拄杖出了雁门关很远很远。这两句是描写义融上人的远行。
【答案】
①旧住云中寺:我过去住在云中寺。②何年去石桥:什么时候离开石桥。石桥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晋源镇南,是晋阳古城的西门。③曙吟残月在:清晨吟诵佛经,月亮还未落下来。④寒定夜香销:寒冷的晚上,烧的香已经燃尽。⑤在世足游历:一生中到处游览。⑥一心长寂寥:心里总是感到寂寞空虚、孤独。⑦手中楖栗杖,拄出雁门遥:拄着一根粗大木棍,远行到雁门关外很远的地方。雁门山位于今山西忻州代县东北,是古代北疆的重要防线,有“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雁门道里天下咽喉”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