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乔
雪中登五莲山绝顶示颖叔 三日住山不见山,中情有似饥待哺。 冻霖作雪意已餍,乱山蹙踏琼瑶铺。 依北一峰可见海,峰顶披冒时有无。 毅然欲往不可挽,掉头岂顾山僧呼。 千由万寻那能数,但觉淫汗沾裘襦。 是时藓干石齿瘦,砅厓漩滑如脂肤。 性命造次怕蹉跌,能变壮士成孱夫。 不惜作气鼓俦侣,天生我辇浮云殊。 短长成败合有定,不死应有神明扶。 床第岂必尽鲐耇,枉自浪掷千庸愚。 天风峻绝谁敢庐,攫裂已有残浮图。
赠王若农 永叔变文体,举俗不胜骂。 尔时免骂者,苶然欻已化。 待彼骂稍歇,徐放光焰长。 然后无贤愚,无不颂欧阳。 始知赵孟贵,所取在一时。 况本无定见,旋取旋弃之。 子羽不由径,伯鸾更燃灶。 二子当初出,宁辞骇与笑。 王君笃家学,敦敦求古意。 临别乞予言,欲以坚厥志。 众弃君勿弃,众取君勿取。 乃可谋身后
【注释】 依依:依恋不舍。湘沅:湖南一带的河流,即沅江。游子:外出在外的人。 八口:八口之家,指全家人。三处:指家乡、故乡和家兄所在地三个地方。 此情谁共论:这种心情只有自己能够体会和理解。 【赏析】 《新年作三首》(其一)是作者在湖南道中时所作。 诗以“新年”为题,写的是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开篇两句,写自己远别亲人,乘舟归来的情景。“依依远归棹”,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远归,指离家远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夜登祝融峰》,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第一句“十载曾经入梦行,茫茫有路记分明”:表达了诗人在十年间曾多次梦见自己登上祝融峰,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向往。他清晰地记得每一次攀登的过程,那些山路、树木、溪流都历历在目。 - 第二句“自看瀑布月初满,直到青天云未生”:描述了诗人站在山顶上,看着瀑布从月牙形的月亮中倾泻而下,一直延伸到青天之上。那云层还未升起的样子
【注释】: 百年:一生。萧散:闲散,不受拘束。强半:大半,一半。淡意云能学:淡泊的意趣可以学。迟情日不如:心情不急切于求得,不如追求名利。四壁:四周墙壁。七弦:琴身有七个弦。自觉清凉甚:感觉清凉舒适。潦倒余:困顿之余。 译文: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我闲散地居住在这里,淡泊的志趣可以学,心情不急切于求得名利。四周墙壁静寂无声,琴在手中却空无一弦。感觉清凉舒服,并不是因为我潦倒困顿。赏析:
新年作三首 其一 一示县中宾僚,一怀故乡子侄,一寄家兄湖南道中 衢巷无贫富,新年足喜声。 近邻多问索,童稚异心情。 壁网看辰扫,厨镫到晓明。 谁怜未归客,庭户自凄清。 注释: 1. 衢巷无贫富:街道上没有贫穷和富有的人。衢巷,大街小巷。 2. 新年足喜声:新年里到处都是喜悦的声音。 3. 近邻多问索:附近的邻居们常常询问我的情况。 4. 童稚异心情:孩子们也有不同的情绪。童稚,儿童。 5.
新年作三首·示县中宾僚注释:处处都忙着迎接新年,家家户户都在互赠礼物。 译文:到处都忙着迎接新年,家家户户都在互赠礼物。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热烈期待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他描绘了新年期间,人们忙碌地迎接新的一年,家家户户都互相赠送礼物的场景,展现了新年的喜庆气氛。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因为家乡是他在童年时期生活的地方,对他的成长和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非常想念家乡
注释: 腊月快到一半,我挑起行囊要离去,告别双亲,独自踏上旅程。 北风凛冽,吹得去马嘶鸣,大雪飘落,覆盖着远行的行者。 野市的人回家很早,山间的路程询问不真实。 自惭惭愧在书几上,仍作泣别歧身的诗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艰辛和对亲人思念情感的诗。首联“寒促腊将半,担囊更别亲”描绘了冬日的严寒和离别的场景,腊月将近半程,作者挑起行李,告别亲人。颔联“朔风当去马,远雪带行人”写北风凛冽
注释:不是我不想珍惜,实在是因为不是我的真心所想。出门就是歧路,何处才能找到孤独的吟唱呢?天色已暗城色将暮,旅人在天空中易感寒冷。旧山早晚会离去,春天的草不会太深。 赏析:《都门答客》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感慨之情。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苦爱澄秋月,初晴望浩然。 乱云归大壑,凉露湿空天。 山静无留影,潭虚得静缘。 因思道门友,永夜独安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