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㦂
【诗句注释】: 圃外见红杏,高林气若霞。 朝来一片雨,开到几枝花? 惜此好春色,多于野老家。 偶然看不足,记取路痕斜。 【译文】: 在园的外面看见了盛开的红杏花,高高的树林上仿佛飘着霞光。 早晨下了一场雨,杏花开放得更加灿烂,已经开了几枝。 惋惜这美好的春光,比得上野外的农家。 偶尔看看还觉得不够,要把路上的痕迹也记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所看到的景象
诗句解读 1. “双峰如凿断”:描绘了山峰的陡峭和坚固,如同被人工凿成一般。 - 关键词: 双峰、凿断、坚硬 2. “绝壁对崔嵬”:突出了山峰的高耸入云,与天空相接。 - 关键词: 绝壁、崔嵬(高昂)、高耸 3. “楚蜀千重远,东南一气开”:表达了地理位置上的广阔和距离感,以及从南到北的自然景观的变化。 - 关键词: 楚蜀、千重、辽阔、东南、一气开(自然景观连贯) 4. “潮声归海去
圃外见红杏,高林气若霞。 朝来一片雨,开到几枝花。 惜此好春色,多于野老家。 偶然看不足,记取路痕斜。
李㦂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明朝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李㦂生活在清朝初期,与清朝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是关于李㦂的相关介绍: 1. 人物生平:李㦂(1602年—1675年),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荣山镇人,明朝官员、学者,与清朝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历史联系。李㦂出生于一个有学问的家庭,他的父亲李梦阳是明代著名文人。李㦂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便展现出诗才,12岁即与乡中诸贤结诗社。 2.
李㦂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明朝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李㦂生活在清朝初期,与清朝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是关于李㦂的相关介绍: 1. 人物生平:李㦂(1602年—1675年),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荣山镇人,明朝官员、学者,与清朝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历史联系。李㦂出生于一个有学问的家庭,他的父亲李梦阳是明代著名文人。李㦂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便展现出诗才,12岁即与乡中诸贤结诗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