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彦约
【注释】 1. 太尉:指李固。 2. 国脉:国家的元气,比喻国家的安危。 3. 太阿:即宝剑,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宝剑,后借以喻权。 4. 黄钺:古代一种铜质斧头,象征皇权,后用来指代帝王之权。 5. 邺宫:古地名,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 6. 肇:开始,发起。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借赞颂李固,抒发作者对当时朝廷中忠奸难辨、国运将倾的忧愤之情。 首联写李固忠于国家,但为时所不容
方孚若惠端溪砚 - 方孚若:人名,此处指代赠送者。 - 惠端溪砚:一种珍贵的砚台,以福建的端溪石制作而成,端溪石以其细腻的质地和温润的色彩而著称。 译文: 方孚若赠予我端溪砚,它不仅是一件实用的文具,更蕴含着深厚的情谊。 --- 风字偏坳玉斗斜 - 风字偏坳:形容砚台上雕刻的风字形状独特,有凹陷之处。 - 玉斗斜:形容砚台上雕刻的玉斗形状斜向一侧。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砚台的细节
【注释】 惊蛰后(即惊蛰过后),雪作未已阻之湖庄。 甲拆多应满药栏,跨骡心已拂轻鞍。 ——惊蛰后,春天的生机萌动,万物复苏,草木开始发芽,花也纷纷开放,所以作者在惊蛰后仍然感到冷,于是便到湖庄赏春。 正疑阴固仍飞雪,岂有春中却冱寒。 ——作者认为春天应该阳光明媚,百花盛开,而此时却依然下着雪,天气寒冷。 启蛰候虫犹自闭,向阳梅子自能酸。 ——春天来临,蛰伏的昆虫开始出来活动,而梅花也开始开放。
这首诗是杜甫的《病中闻歌》。 东皇雅欲破玄冥,滕六终怀可否情。 注释:东皇,即东方的神,这里指春天的神。破玄冥,打破寒冷的阴气。滕六,指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因唐太宗曾在此宴请群臣而得名。终怀可否情,表示对春天的到来充满期待和希望。 岂不愿丰招瑞气,又虞加力困饥氓。 注释:丰招瑞气,希望丰年带来吉祥的气息。又虞加力,担心春天的力量过大,导致饥饿的人民更加困苦。 柳虽阁絮心犹壮
【注】朱浪:地名。昌化馆:古驿站名,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南。 圣:季父的尊称。 堪村:地名。 徐季登:人名。 甲戌: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 乙亥: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 戊戌: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 世路重逢事百千:指人生路上相逢的人很多。 客已倦游今老矣:指作者已经厌倦了仕途生活。 故凄然:所以感到凄凉。 居闲意:安闲自在的意思。 【赏析】此诗为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春天由建州移守婺州时所作
注释:不要因为梅花的美丽而轻视它,写成诗千韵难形容。看起来它的好品质并不是因为它的颜色美丽,而是因为它在春天前像人一样有情感。但是年纪大了不能吹三弄笛子,但想用一杯羹来治理国家。清标实用的人没有人可以比,只能差一点宋广平。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赞美了梅花的纯洁、高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同时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他希望能够像梅花一样,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陈彦功即将入朝为官。诗人与陈彦功在多年交往中结下深厚的友谊,此次分别,诗人十分感伤。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握手论心九历年,中间多难不堪传。 【译文】:多年的交往,我们手拉手谈论心事;但中间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曲折,真是让人难以述说。 【注释】:论心——谈心,指交流思想、意见。多难一作“多艰”,多事、艰难。传——流传。 相亲幕府分襟后,说到铜官制锦前。 【译文】
天然高洁淡为真,似蜜增甜亦可人。 不分瑶花惊俗眼,更招琼液到吾唇。 取来酒后团栾夜,压尽人间瘴疠春。 遥想嚼毡清到骨,古来持节要忠臣。 【注释】: 1. 天然高洁淡为真(天然):指梅花的天然高洁。 2. 似蜜增甜亦可人(亦):像蜜那样甜美,也令人喜爱。 3. 分/瑶/花/惊/俗眼 / 更/招琼/液/到吾唇(分、更):比喻梅花的清香,能令人惊讶和喜欢。 4.
【译文】 师绎诺的湖庄之约,因为怕风色不好,所以没有成行。因此写了这首诗来见饷,我作诗相和。 宴集惭愧不是左氏庄,妄行村落似猖狂。 人生适意真难遇,天意悭晴未易量。 可但客衣吹杲杲,只愁春色去堂堂。 辍行句好犹追逐,驽蹇奔波怯乘黄。 【注释】 师绎诺: 即李师道,中唐诗人。湖庄: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洛宁县境内。 惭非左氏庄: 惭愧自己不是左丘明那样的人。左氏,指左丘明,春秋时鲁国人
注释: 1. 我没有什么郡里的功绩,应该归去和谁一起呢? 我:作者自称。 郡绩:即政绩。 君:对友人的尊称。 时名:指名声。 2. 我们的经历颇相似,但结果却大不相同,我们的心意相通,却彼此疏远。 此事:指送别之事。 人颇异:指我们的经历不同。 3. 一时风力和天容都改变了,后夜月华和云气舒展开来。 4. 同是江南容易让人回首,而人们来访多寄给我一封信。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