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
倪云林为子章徵士画 荒山白石带古木,个中仍置子云亭。 砚坳疑有烟云贮,时见青青落户庭。 注释: 1. 荒山:指荒芜的山野之地。 2. 白石:白色的石头。 3. 古木:古老的树木。 4. 个中:其中。 5. 子云亭:子云,指东汉学者王充,他的字是子云。这里用“子云亭”来比喻倪云林所画的山水中的亭子。 6. 砚坳:砚台凹处。这里指砚台的角落。 7. 烟云贮:像烟雾一样地贮藏着。 8. 青青
【注释】 春来:春天来了。鸂鶒(chì xiān):一种鱼,体小而侧扁,口大,鳞片细薄而柔软,背鳍长,尾细长,形似鹅,故有“鹅头”之称。此诗是钱舜举的咏物诗《海棠鸂鶒图》。 鸂鶒、花萼:指海棠鸂鶒。 锦不如:锦比不过。 和鸣:鸟声相应。绣羽:绣有花纹的羽毛。 浴:洗澡。 御黄新:御用黄色。 御黄新染:用黄色染料染色。 清渠:清澈的水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景色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遥山近山青欲滴,大木小木叶已疏。 - 注释:远处的山峰和近处的山都显得颜色鲜亮,好像要滴落一般;高大的树木和细小的树木的叶子都已经稀疏。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远近山色的变化来表达他对大自然景色变化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感情。用“青欲滴”形容远山的颜色,既表现了山色的鲜明,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而对“大木小木叶已疏”的描述,则展现了季节变化给山林带来的不同景象
【注释】 方:方形的,特指壶的形状。 鼋(yuán)石矶头:在江苏镇江金山西北角的石头上。 宿雨晴:隔夜的雨水已停歇。 蛟峰祠:相传是大禹治水时巡行江海时所立的庙,又名神童祠,在今江苏句容西南,山上有“禹穴”。 冥冥:昏暗貌,也形容树多或树林茂密。 一江春水:指长江。 绿:形容词作动词,浮着青绿色的官服,泛指官员的服饰。 千里归舟:指诗人乘着船回家。 载客星:比喻船上的人很多。 赏析:
【解析】 此诗首联写君家的书屋,是作者读书的地方;颔联写庭前丛桂,清香袭人;颈联写东轩虚敞凉夜,扑帘香雾;尾联写秋林、秋竹,自是清贵。中间两联为全诗重点,写东轩之景和东轩主人的品格。“秋气”“千竿修竹”等都是描写秋景,突出了秋天的特点。最后两句写诗人与耕云的交情,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1)君家书屋锁闲云 君家的书屋被云雾环绕,静锁着。 (2)庭前丛桂吹清芬 庭前有丛丛桂树
注释: 王叔明为陈惟允天香书屋图华堂敞山麓,高栋傍岩起。 悠然坐清朝,南山落窗几。 以兹谢尘嚣,心逸忘事理。 古桂日浮香,长松时向媚。 弹琴送飞鸿,拄笏来爽气。 宁知采菊时,已解哦松意。 译文: 华美的大厅宽敞明亮,背靠着山麓,高楼耸立。 悠闲地坐在清幽的房间里,可以看到山峦在窗户前落下。 以此感谢尘世的纷扰,心情轻松忘记了世俗的烦恼。 古老的桂花散发出阵阵香气,长长的松树也显得格外妩媚。
【注释】 山林之乐幽且闲,何人卜居云半间。 江亭夐立苍树杪,招提高出碧溪湾。 循溪隐隐穿细路,断岸疏疏起烟雾。 微茫万顷白鸥天,雁阵凫群落无数。 樵歌初断渔唱幽,桥边野老策扶留。 春山万叠西日下,渺渺一片江南秋。 我昔荆溪问清隐,溪上分明如此景。 别来时或狂梦思,忽见此图心为醒。 李侯少年擅丹青,晚岁笔意含英灵。 兴来漫写秋山景,妙入毫末穷杳冥。 无声诗与有声画,侯能兼之夺造化。 临窗点笔试题之
注释: 方壶松岩萧寺图:指一幅以方壶、松岩、萧寺为主题的画作,描绘的是一幅山水画。 浩渺沧江数千里,几幅蒲帆挂秋水。:描述的是长江的浩渺,以及江面上挂着几只船帆的画面。 晓风吹断绿萝烟,百叠青峰望中起。:清晨的风轻轻地吹过,把绿色的藤萝烟雾吹散,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渐渐升起。 梵王宫阙倚云开,七级浮屠倒影来。:描绘的是梵王府阙和佛塔的影子映在江水中的情景。 山人久已谢朝市,日踞江头百尺台。
赵子昂为袁清容画秋景仿大李次韵空江渺渺暮烟霏,轻舸应知张掾归。 鸿雁恰来枫叶下,山翁未解换秋衣。 注释: 1. 赵子昂:这里指的是赵孟頫,他是元朝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 2. 袁清容:即袁凯(1324-1374),字子昌,号存斋,浙江慈溪人,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3. 张掾:古代官名为掾史,这里指代袁凯。 4. 鸿雁:大雁,秋天的使者。 5. 山翁:这里指的是袁凯。 赏析:
王摩诘春溪捕鱼图 春江水绿春雨初,好山对面青芙蕖。 渔舟两两渡江去,白头老渔争捕鱼。 操篙提网相两两,慎勿江心轻举网。 风雷昨夜过禹门,桃花浪暖鱼龙长。 我识扁舟垂钓人,旧家江南红叶村。 卖鱼买酒醉明月,贪夫徇利徒纷纭。 世上闲愁生不识,江草江花俱有适。 归来一笛杏花风,乱云飞散长天碧。 注释:春天的江水变得碧绿,春雨刚下,好山就映入眼帘,青绿色的荷花开得正好。渔舟两只两只地渡过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