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
南镇的揭士子来行香,在计筹山停留歇马。 杜尊师已离开白石峰,翰墨翻动间显出琳琅之宝。 注释:揭士子:指唐代诗人、画家李思训。他擅长山水画,曾于武康(今杭州)结庐隐居。行香:烧香拜佛。计筹山:山名,具体地点不详,但位于浙江境内。杜尊师:指唐代僧人杜光庭,他曾到过武康。白石:山名,位于浙江。翻动琳琅:形容书画中精美的字画琳琅满目。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李思训在武康山中修行的场景
【注释】 弄翰:挥笔。青钱:指代金钱,比喻官位、地位。吴兴:今江苏湖州一带,古时称吴郡,这里泛指江南。留句:留下诗句。榴皮:石榴皮,传说中神仙的住所,这里借指沈君实的居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和敬仰之情。首句写沈君实在玉堂中挥毫泼墨,才华横溢;次句写他屡次出奇制胜,名扬四海;第三句写他的居所环境优美,令人向往;第四句写诗人对他留下的佳句赞赏不已。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
吴兴道中四首·其四 风卷湾崎半折蒲,意行弄水不嫌迂。 笔床正掠鹅群过,疑杀山阴染翰图。 注释: 吴兴道中四首是元代张雨的一组诗歌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乡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译文: 在吴兴的田野间,微风吹过湾口,将岸边的芦苇轻轻卷起,仿佛半截蒲草被风带起,摇曳生姿
【注释】: 初阳台:相传是东晋明帝时道士许迈所居。初阳台,即今江西贵溪县的上清观。 新亭:即新亭会,又称修文宴。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424),谢灵运、王弘之等三十人游于冶城,登冶亭北山,临眺长江,作《初往海盐登蒜山得观音岩诗》十首。 笙簧:笙与管乐器合奏的声音。 石壁:石质的墙壁。 惊起:惊动了。 玄真:指道教传说中的玄真君。 步虚:踏着虚无缥缈的境界而飞升。 玉清台:道家传说中神仙修炼的地方。
《题拜石图》是一首明朝诗人邵宝所作,诗中描述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高洁之人。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1. 一代清狂海岳老:这句表达了对那位高洁人物的崇敬之情。"一代清狂"形容其人性格豪放不羁,"海岳老"则表示其人的年岁已高,但依旧保持着那份清高与不羁的性格。 2. 世间簪绂更须论:这里的"簪绂"指的是古代官员的冠帽和官服,象征着地位和权力。"须论"意味着值得讨论或评说。这句话可能是在说
诗句原文: 九霄天马俱龙种, 四十万蹄云锦斑。 一自渔阳鼙鼓后, 不知几个到骊山。 注释: - 九霄天马俱龙种:描述了天上的骏马都是龙的后代,象征着非凡和尊贵。 - 四十万蹄云锦斑:形容这些天马的蹄下踏过的地方,就像是铺上了一层云锦一样美丽且华贵。 - 一自渔阳鼙鼓后:指的是自从战争开始之后,很多天马就不知所踪了。 - 不知几个到骊山:诗人在此处表达对失去战马后的惋惜以及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影响。
眠溪大树不见日,牧鹅小儿兼钓鱼。 南风相送玉湖口,舟子饭时吾读书。 注释: 眠溪(mian xī):在浙江吴兴县西面。这里指作者的故乡或家乡。 大树(dà shù):高大的树。 不见(bú jiàn):没有看见。 日(rì):太阳。 牧鹅(mù gé):放牧鹅群。 兼(jiān):同时。 钓鱼(diào yǔ):垂钓。 南风(nán fēng):南方吹来的风。 相送(xiāng sòng)
吴兴道中四首 扁舟偶趁采樵风,题扇书裙莫恼公。 何处人间无六月,碧澜堂上雨声中。 注释: 1. 扁舟偶趁采樵风:指在扁舟上偶然赶上了采樵的清风。扁舟,小船;采樵,砍柴。 2. 题扇书裙莫恼公:不要因为要写诗而烦恼。题扇,即题写在扇子上的诗句;书裙,即书写在裙子上的文章或诗歌。 3. 何处人间无六月:哪里没有炎热的六月呢?此处反问,强调夏天的炎热无处不在。 4. 碧澜堂上雨声中:碧澜堂,指清凉堂
【注释】 草堂:即杜甫在成都的草堂。樊笼:笼子,比喻束缚人的牢笼。 忽有鸾笙:忽然之间听到鸾笙的声音。鸾笙:指传说中的凤凰鸣声。 吕家园:指诗人自己曾经居住过的成都东郊的草堂。春风:春风吹过。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画面上是一只孤鹤停栖在樊笼中,突然之间,它听到了鸾笙的声音,然后它展开翅膀向碧空而去,最后它飞到了吕家园,在那里看春风拂面。 首句“草堂孤鹤驻樊笼”
晴港阴塍乳犊眠 凉风绿鬓扬缫烟埋名惭愧芦中老 坐阅江湖逆顺船 译文: 清晨的港口,阴天的小径上,小牛犊正安然地睡着。凉爽的微风中,一头绿色的牛正在悠闲地吃草。我在这里感到羞愧,因为我只是一个在芦苇丛中度过岁月的老人。我只是静静地坐着,看着这广阔无垠的江湖,船只来来往往,或顺流而下,或逆水而行。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宁静生活和感慨自己年华逝去的诗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