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
诗句释义: 1. 苕溪草堂:指的是位于浙江省湖州南浔的范叔豹的草堂。 2. 传语幽人范叔豹:告诉那位隐居在草堂的人,即范叔豹。 3. 雾隐何时窥一斑:意指范叔豹隐居的地方像被雾气遮住一样,难以窥见全貌。 4. 天下草堂随处取:意味着范叔豹的草堂是众多草堂中的一处,可随意选择。 5. 无此玉湖浮玉山:意为在其他地方找不到如此美丽的景色。 译文: 请告诉我范叔豹的草堂在哪里,那里如雾般神秘难寻
华表归来旧令威,晓风将梦上天飞。 缑山借与浮邱伯,一曲瑶笙月下归。 【赏析】 此诗描绘了来鹤亭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句“华表归来旧令威”,借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形象,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接着,“晓风将梦上天飞”通过描绘清晨微风中的梦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超脱。第三句“缑山借与浮邱伯,一曲瑶笙月下归”,则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注释】桃花鳜鱼:指鳜鱼,俗名“鱽”。桃花鳜鱼世常有:意思是说鳜鱼是江南常见的一种鱼类。莼菜鲈鱼:指莼菜和鲈鱼,莼菜即水蕨,鲈鱼是太湖的特产。浪得名:意思是说这些鱼没有特别的美味,所以只能以名贵的鱼来称呼。侯家无此一杯羹:意思是说在侯家的盛宴上,你吃不到一杯酒。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对江南美食的赞美之情。前两句说鳜鱼和鲈鱼都是江南的特产,但是它们并不是最好的菜肴。第三句说江南的鲤鱼虽然好吃
诗句:寂寂茅堂掩昼门,藤阴花气小池浑。也知建邺青精饭,不到临邛白发孙。 译文:静谧的茅草房掩映着白天的门扉,藤蔓遮蔽下的花气与池塘融为一体。我知晓建邺的美味青精饭,却没有品尝到临邛的白发老人的饭菜。 注释: 1. 茅堂:指的是简陋的房屋或居所,这里形容为安静而简朴的住所。 2. 藤阴:指藤本植物的遮荫下或其阴影之下。 3. 花气:指花香的气味。 4. 青精饭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之涣,字季凌,山西太原晋源人。他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边塞诗人,尤以描写边关风光著称。此诗是《登鹳雀楼》的姊妹篇,写华阳(今四川新繁)草堂。全诗四句,一气呵成。 珠树风来学凤鸣,玉泉雨过作琴声。 注释: - 珠树:指华阳山中的树木,因为其上结满了珍珠般的树果实而得名。 - 风来学凤鸣:形容风吹动树上的果实,发出仿佛凤凰鸣叫的声音。 - 玉泉:指华阳山中流淌的泉水
【注释】 雨中:指阴天。况寄:寄情。景修:人名,这里指诗人的朋友。书窗:指书房的窗户。金鹊尾:形容书窗外的景色。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雨后农家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联写雨中景象,颔联用拟人手法,描绘出雨打屋瓦、草湿泥泞的画面。颈联写移过书房窗外,只见一片金黄的雨幕,而友人则像隐居在野家的人一样。 首联写雨中的景象。“蛙处”二句写雨中的水塘边。青蛙躲在水塘里,屋檐上长着青草
诗句释义: 岘山日落春风起,竹坞湘桃零乱开。 译文: 夕阳洒在岘山上,春风拂过竹园中,湘江边的桃花随风摇曳,美丽而凌乱。 赏析: 首句“岘山日落春风起”,描绘了襄阳官舍周边的自然景观,通过“岘山”、“日落”和“春风”这些元素,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次句“竹坞湘桃零乱开”,则进一步丰富了这幅画卷,湘江边的桃花与竹林相结合,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景物的外在美
注释:雪藕冰盘斫鲙厨,波光帘影带风蒲。 苍生病渴无人问,赤日黄埃尽畏途。 译文: 雪花覆盖着藕,如同冰块般晶莹剔透,厨师们正在用它做鲙食,而波光和风中的芦苇仿佛在为它们伴奏。 人们却因为苍生疾病而感到口渴,却没有人去关心他们。 阳光炽烈的夏天,黄沙漫天,人们只能躲避在路途之中,不敢轻易外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象和人情冷暖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了一个炎热而荒凉的世界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白无咎黄蜀葵,金铜仙人雨中立。“白”字,诗人自指;“黄蜀葵”,即向日葵,象征诗人的坚贞不屈;“金铜仙人”,指汉武帝时立于建章宫的承露金盘。诗人以金铜仙人之姿,在风雨中矗立,象征着自己虽身处逆境,但决不会丧失节操。 铅泪恰如辞汉时。“铅泪”,指泪水,暗含着悲愤之情。汉武帝曾铸铜为仙人,立于承露盘上,以求长生。如今却落得身残志毁,空留遗憾。
空谷佳人玉佩珰,琅玕斜搭领襟长。 杜陵野老多才思,解道风吹细细香。 释义:在空旷的山谷中,佳人佩戴着玉佩,她斜搭着衣领的长带。这位杜陵的野老人有出众的才思,他懂得欣赏那风吹过山野时传来的幽幽香味。 注释:空谷:空旷的地方。佳人:美人。琅玕:美玉名。领襟长:长衣领。杜陵:地名,指杜甫的故乡。才思:才华和智慧。风细细香:形容花香随风飘散的样子。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山谷中的美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