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树风来学凤鸣,玉泉雨过作琴声。
识得良常洞中路,前生我本山玄卿。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之涣,字季凌,山西太原晋源人。他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边塞诗人,尤以描写边关风光著称。此诗是《登鹳雀楼》的姊妹篇,写华阳(今四川新繁)草堂。全诗四句,一气呵成。
珠树风来学凤鸣,玉泉雨过作琴声。
注释:
- 珠树:指华阳山中的树木,因为其上结满了珍珠般的树果实而得名。
- 风来学凤鸣:形容风吹动树上的果实,发出仿佛凤凰鸣叫的声音。
- 玉泉:指华阳山中流淌的泉水,因为其水质清澈如玉而得名。
- 雨过作琴声:形容雨水冲刷过山上的树叶,发出如同琴声般的声响。
识得良常洞中路,前生我本山玄卿。
注释:
- 识得:指通过观察或了解而明白或认识到。
- 良常:这里指华阳山,可能是作者对华阳山的称呼。
- 洞中路:指山中的道路,可能是一条通往深处的路。
- 前生:过去的生命或前世。
- 我本山玄卿:我是山玄卿转世重生的人。这里的“我”指的是作者本人,而“山玄卿”可能是他的前世或者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以及作者对于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奥秘的思考。首先,诗人通过观察华阳山中的树木和水流,发现它们都蕴含着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在歌唱,让人感到震撼和敬畏。然后,诗人通过联想自己的前世身份——山玄卿,表达了他对生命轮回和命运的感慨。最后,诗人通过对“珠树风来学凤鸣,玉泉雨过作琴声”这两句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