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亨贞
【注释】 绿鬓(bi鬓):青黑的头发。 翠钿:用翡翠镶嵌的首饰。 双眉弯似月、斗婵娟:比喻眉毛像弯月一样弯曲,像美女梳妆的云鬓一样美丽。 夜凉:指夜晚的清凉。 和袖拂冰弦:用手轻轻抚摸着冰凉的琴弦。 娇无奈:娇艳可爱,无可奈何。 酒尊前:在酒杯之前。 新雁过:新来的大雁飞过。暗愁牵:暗中牵动愁绪。 凌波步:形容女子步履轻盈如在水上行走。万一故人怜:希望旧时的知己能够同情。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英雄在日复一日的黄河水东流中,感叹时光流逝、英雄无用武之地,最后以看江南飞鸟来寄托自己的哀思。 译文: 残阳下的陇山和塞草,戏马台前秋色已老。黄河天天向东流淌,却无法挽留英雄们的生命。 西秦国的笳鼓和东边的山,寄傲自得地度过每一天。万事皆付一笑,无所执着。闲暇时拴马阅读残碑,又目送江南的飞鸟。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英雄对时光流逝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感受
【注释】 青山:青山绿水,泛指自然景色。 掩映:隐隐约约、隐约可见。 溪湾:溪水中的弯处。 柴门:用树枝和草搭成的简陋门户。 尘:尘埃。 老子:这里指词人自己。 霜后:秋末。 篱菊:在篱笆旁的菊花。 回首:回头看,这里指诗人想起过去的事。 凭阑:倚栏杆。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闲适生活的诗。首两句写青山绿水中红叶满林,掩映着小村庄;鸡犬相闻,白云出没。三、四句写主人翁江上草堂,尘事不到,心地宁静
月明消却娃宫酒。听吹笛、清寒满袖。向时双桨载离愁、去后。 注释:月光明亮,仿佛已经消散了宫中的美酒。听到悠扬的笛声,清冷的风拂过衣袖。那时我们曾经一起乘双桨离去,带着离别的愁绪。如今我已离开很久了,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共同度过的时光? 几春风待问柳。谩回首。三江渡口。念西子、如今在否。 注释:几次春风吹来,我试图询问柳树,但只是徒劳。我只是无休止地回望,因为我思念着那个叫做西施的女子
解析及注释: 1. 至日有寄南金兄奉寄 - 注释: “至日”通常指冬至这一天,“南金兄”指的是作者的友人或兄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冬至这一天写信给南金兄,通过信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2. 一从之子移家去 - 译文: 自从你搬到了远方,音信全无。 - 赏析: “一从”意味着自从,“子”在这里指的是作者的朋友或兄弟。这句话反映了两人之间由于搬迁而导致的沟通断绝。 3. 久矣溪居绝赏音 -
《贞溪初夏》是元末明初文学家邵亨贞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江南农村初夏景色的诗。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1. 雨后深林竹笋肥: - 雨后:指的是在一场春雨过后的情景,雨水滋润了大地,使万物复苏。 - 深林:指的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暗示着自然界的强大生命力和繁茂景象。 - 竹笋肥:描述了竹林中的竹笋因为春雨而长得更加肥壮,象征着新生和成长。 2. 渡头风急柳花飞: - 渡头
【注释】 贞溪:水名。在今浙江省江山市。缫车:一种用丝织品为经线,以棉纱作纬线,用木槌捣平后织成的布帛。桑茧熟:指蚕已吐丝成茧。社鼓:民间祭祀的鼓乐。鹁鸠声:鹁鸠鸟叫声。鹁鸠,即布谷鸟,鸣声凄厉,故称。树阴里:树影之中。柴扉:柴草编成的门。 【译文】 小巷里的养蚕人家缫车旁,桑叶已经变黄蚕儿吐丝结茧,村村落落社鼓响起来迎接夏神,布谷鸟声声啼叫,在树荫下鸣唱,花下柴门昼日不打开
【注释】 巡檐:指站在房檐下。 掠:掠过。 隔水:隔着水面。 茶烟:指院中茶树所生之烟。 迟:缓慢,迟缓。 草色:指草的颜色。 人不到:指没有客人来。 午风:中午的风。 【赏析】 《贞溪初夏六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组诗,共六首,这是第一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初夏景色的感受。 首句写景:“巡檐燕子掠晴丝,隔水茶烟出院迟。”燕子在檐头盘旋,掠过晴朗的晨光,掠过轻拂的春丝
莲烛烟销深院里。玉宇琼楼,夜色明如洗。月到紫薇花树底。阑干露重无人倚。 金錀无声门不启。华发萧萧,尚拥青绫被。听尽楼头更漏水。一声唱晓鸡人起。 注释:莲烛的烟雾已经消散了,在深深的庭院里,月光照耀着华丽的宫殿和楼阁,夜色明亮得如同洗涤过一样。月亮落到了紫薇树的下面,但是院子里没有人倚靠在栏杆上欣赏美景。 金錀(qiǎn)无声门不启。华发萧萧,尚拥青绫被。听尽楼头更漏水。一声唱晓鸡人起。 注释
驻马隋堤路。怨凌波、背人唤渡。正琵琶拨到伤情处。又底事、便轻去。 日照啼红无数。酒杯干、再三细语。转首又天涯暮。怎约得、画桡住。 注释: 驻马隋堤路,意思是骑马在隋朝的堤路上停留。怨凌波,埋怨凌波仙子,这里指女子。背人唤渡,背着别人呼唤渡船。正琵琶拨到伤情处,正当琵琶弹奏到了伤心的地方。又底事,为什么。便轻去,就离开了。 日照啼红无数,意思是阳光照射下红色的花瓣如血。酒杯干,酒已喝干了。再三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