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臣
以下是对《西湖采莼曲二首·十八郎君二八娘》的逐句释义及其注释和赏析: 1. 诗句原文: 十八郎君二八娘,采莼相见手生香。 妾未嫁人郎未娶,倩谁和作两鸳鸯。 2. 译文注释: - 十八郎君二八娘:描述的是十八九岁、年轻貌美的姑娘(郎君),即诗人的恋人。 - 采莼相见手生香:姑娘采摘莼菜时与情人相遇,两人的手相互接触,产生了一种令人陶醉的香味。 - 妾未嫁人郎未娶:这里的“妾”指的是女子
【注释】 曹氏:指曹娥。姑:尊称,对女子的美称。江上芙蓉:江边的荷花。几度:多少次。春风:春天的风,比喻恩情、友情。绿鬓:《诗经·卫风·淇奥》中有“绿竹猗猗,有节不阿”之句,这里借指自己的青春年华。小桃:桃花。篱畔:篱笆旁边。君家:你的家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对曹娥的怀念来抒发自己的哀怨之情。 首句“尊前相见重咨嗟”,“尊前”,尊酒之前,即宴席上。“尊前相见”
【注释】 竹西村:在今江苏常州市西北。 萧条苦竹西:指荒凉萧瑟的竹林,在西边。 沿溪几家住:沿着小溪居住有几户人家。 墟烟:村落炊烟。 苍苍:茂盛的样子。 出高树:从茂密的树林中透出一缕缕炊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的是江南水乡农村的景色。诗人笔下的水乡风光,既无大江大海的壮阔,也无名川巨流的雄奇,只是一派水乡的宁静、闲适、幽美。“凄凉”二字点出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的淡淡忧愁
诗句原文: 西湖莼菜胜东吴,三月春波绿满湖。 新样越罗裁窄袖,着来人说似罗敷。 注释: - “西湖莼菜胜东吴”:西湖的莼菜在味道和质量上都超过了东吴地区所产的莼菜。这里的“胜”表示优越于,表明诗人对西湖莼菜的极高评价。 - “三月春波绿满湖”:春天的西湖水面被绿色的莼菜覆盖,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 “新样越罗裁窄袖”:使用了新的、更精致的材料(越罗),制作成袖子较窄的衣物
注释: 浣纱石:指古代女子洗衣的石头。不见浣纱人,空留浣纱石。:没有见过洗衣人,只有这块洗衣服的石头。 石边春草痕,想见罗裙色。:这石头边上长满了春草,我想象着那曾经是女子洗过衣裳的地方,她的裙子一定是白色的。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图,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联想到了那位曾经在河边洗衣的女子,以及她留下的白色裙子的痕迹。整首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山阴道士乞书 笑予不是右军书,书罢无鹅意自疏。 卖扇桥头逢酒伴,王婆店里炙枯鱼。 一、诗句原文释义 1. 笑予不是右军书 - 笑予:自嘲的意思,表示作者在自我调侃。 - 不是:表达否定,强调与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右军)相比,自己的书法并不出众。 - 右军书: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典范之作。 2. 书罢无鹅意自疏 - 书罢:指书法创作完成后。 - 无鹅意
疏疏秋雨秣陵寒,白露初高叶未丹。 欲寄愁心无处着,湿君衫袖到长干。 注释: 1. “疏疏秋雨秣陵寒”:稀疏的秋雨笼罩着秣陵(南京旧称),带来丝丝寒意。 2. “白露初高叶未丹”:清晨的露水还未让叶子完全变红。 3. “欲寄愁心无处着”:我试图将我的忧愁寄托在书信之中,却发现无处安放。 4. “湿君衫袖到长干”:随着信使的脚步,这份湿透的愁绪也随着他的衣袂飘到了长干(地名,这里指远方)。
【注释】 吴姬:吴地的美女。 采香:采摘芳香的鲜花,这里指摘取荷花。 红香:红色的荷花。 罗带长:形容荷花的茎细长。 莲子池头:池塘边,荷花盛开的地方。 簇簇:形容荷花茂盛的样子。 低飞只恐碍鸳鸯:担心自己的飞翔会妨碍鸳鸯。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江南水乡夏日荷花盛开的美景以及美丽的少女采花时的情景。首句写吴姬采花,次句写风中荷花飘荡的情景,第三句写荷花盛开的景象
少陵故有浣花庄,此地公然亦草堂。 杜曲宛如移渭水,武陵何必傍沅湘。 鵁鶄对浴金河浅,属玉群飞镜浦长。 北沼春云连远峤,西楼明月挂垂杨。 蔷薇不见东山妓,芍药空流郑洧觞。 金谷涧曾娱散骑,平泉石可并奇章。 采芝谷口逢麋鹿,送客山前见凤皇。 灵药万年留墨客,桃花千树引渔郎。 谁家最近参差竹,出入藤萝每不妨。 接下来将逐句对这首诗的诗句进行详细解析: 1. “少陵故有浣花庄”: -
日南遥忆陇天长,丹喙能言五色裳。 玉殿雕笼新诏入,西宫愁杀雪衣娘。 译文:在遥远的南方,我怀念着故乡的辽阔天空和悠长的岁月,那些五彩斑斓的鹦鹉,它们拥有鲜艳的羽毛和灵动的声音。如今,这些美丽的鸟儿被带入了华丽的玉殿,引起了宫中人们的深深忧虑,仿佛连西宫的那位美丽的女子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所困扰。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沈明臣的作品《万历五年春有献五色鹦鹉者诏入之恭赋二首》中的开篇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