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臣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送别》。 注释: - 出姚江:从姚江出发。姚江:即浙江省东部的姚江,流经绍兴、宁波等地。 - 地迥句:意为四周景物远隔。 - 半晴秋色一江分:形容秋日阳光照耀下的姚江景色。 - 雨中黄叶移江树:在雨中,黄色的树叶仿佛随着江边的树木一起移动。 - 天外青峰失暮云:远处的山峰在黄昏时失去了云雾的覆盖。 - 流水无情人远去:水流无情地将我送远去。 - 长空不尽雁初闻:天空辽阔
雨后书事讯文长记室 江乡无尽燕雏飞,越水仙舟归未归。 花事几番风雨后,故人三月信音稀。 极天戍草嘶边马,并海云山杂卉衣。 愁思满前惟欲睡,郊原白日掩荆扉。 诗句释义: 1. 江乡无尽燕雏飞,越水仙舟归未归。 2. 花事几番风雨后,故人三月信音稀。 3. 极天戍草嘶边马,并海云山杂卉衣。 4. 愁思满前惟欲睡,郊原白日掩荆扉。 译文: 1. 江乡无边的田野上,燕子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越水边的船只
【解析】 此诗为诗人在顾晋卿席上闻其弟益卿宪副南越捷报而作。全诗八句,前三联写南越捷报传来时的欣喜之情,后三联抒发自己功业未就的遗憾和感慨。 【答案】 译文:二十年来豺狼虎豹纵横肆虐,百粤之地遥传一日之间平定。再度看到楼船横海出巡,更标铜柱伏波立名。天青色马嶂春日销解甲,雨过龙川夜洗兵。谁说虎头不是将种,请缨原只是书生。 注释:豺狼:泛指凶猛的野兽。伏波:指汉代马援,曾以伏波将军之职镇守西南方边
【诗句释义】 1. 片帆西去五云飞:一片小舟向西驶去,五色云朵飘荡。 2. 春水如天没钓矶:春天的水波浩渺,好像与天空相连。 3. 十里芳洲迷白鹭:十里外的芳洲,使白鹭迷失方向。 4. 几家新燕认乌衣:有几家人的燕子,认出了穿着黑色衣服的人。 5. 桃花媚客欹歌扇:桃花美丽迷人,使人忍不住歪斜着扇子唱歌。 6. 芳草留人敞玉扉:芬芳的草地让人留恋,敞开玉石门扉。 7. 月色清溪秋夜永
【注释】 凫池:指池沼。凫,凫鸭。蒲稗(biàn):一种水草,生长在池塘里。蒲,泛指植物;稗,一种杂草。 雨前死:指蒲稗在下雨以前被淹死。 芙容霜后活:形容芙蓉的花瓣经受住了严寒,在霜降之后又重新开放了。 青天:指天空。卧凫鹥(yī):像凫和鸥一样栖息在水面上。 秋来:指秋天来临的时候。水空阔:水面变得开阔。 【赏析】 此诗描写了荷花在不同季节中的生长变化,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
【注释】 大涵山:在今江西德兴县境内。濯足来,指游山。 【译文】 悠然自得的大涵山,山下白云像大海。 不是因为要洗脚,才来到这里,才找到了渔矶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诗。诗人登临大涵山,放眼望去,只见山下云海茫茫,无边无际。这浩瀚如海的景色,使他不禁想起了“不因濯足来”这句古诗中的意境。他之所以来到大涵山,是因为想寻找一处可以濯足的地方。然而,当他来到山上时才发现
睡起 睡醒后,我坐在窗前,远山斜插在竹林中。 竹西官路口,一匹马进入林中的花朵。 译文注释原诗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后,坐在窗前欣赏美丽的景色,远处的群山与竹林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令人陶醉其中。接着诗人又描写了竹西官路口的景象,一匹马进入了树林中的花朵,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 注释: - 《睡起》:
潜陵:即“潜藩”,古时指亲王的封地。 潜陵蔓草中,知是谁家墓。 这里说的是在荒凉的草丛里,不知道是哪位贵族的墓地。 白日无回光,青山有行路。 这里说的是白日没有阳光,但青山上依然有行人走过。 注释:潜藩:泛指亲王的封地;蔓草:长满青草的荒地;知:知道;谁家墓:不知是谁的坟墓;回光:太阳的反光;行路:走路;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小诗。首句点出时间是“白日”,地点是在“青山”之中
【注释】 狼山:在江苏省镇江市,是长江与京杭运河的分水岭,也是古代著名的关隘。 万里晴光春草遍:万里晴空下的草原一望无际。 云来莽荡扶桑外:云从茫茫苍茫的东方升起。 地坼东南楚粤间:大地裂开东南两广之间的地带。 【赏析】 此诗为登狼山所作,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之情。首联写自己出使归来时的豪情壮志。颔联写出了江关之外辽阔的平原和日暮时分海潮的景色。颈联写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竹西村:在今江苏常州市西北。 萧条苦竹西:指荒凉萧瑟的竹林,在西边。 沿溪几家住:沿着小溪居住有几户人家。 墟烟:村落炊烟。 苍苍:茂盛的样子。 出高树:从茂密的树林中透出一缕缕炊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的是江南水乡农村的景色。诗人笔下的水乡风光,既无大江大海的壮阔,也无名川巨流的雄奇,只是一派水乡的宁静、闲适、幽美。“凄凉”二字点出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的淡淡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