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雰
【解析】 此诗以“龙潭夜月”为题,描绘了一幅幽美的秋夜图。首联写景,颔联拟人,颈联写天,尾联点题。全诗意境清新,语言明快流畅,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答案】 译文: 月光皎洁映照在清澈的池塘之上,夜深的时候秋露晶莹洁白; 骊龙自由自在地卧在塘里,云影映照着天空呈现出一片碧绿。 注释:①清:指水清澈透明。②骊龙:一种有鳞无角的蜥蜴,生活在山涧溪流中。③荡:摇动、摇曳。④碧:绿色。赏析:
【注释】 屏山:屏风状的山峰。夕照(xīzhào):夕阳照耀。添得十分青:增添了一抹青色。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全诗共四句。前两句描写山峰的景色,后两句写在夕阳的照射下,峰上增添了一抹青色。 诗中运用了叠字、对偶等修辞手法。“峭壁”对“绿”,“天然”对“列画屏”,使诗歌语言更加优美。 本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是一首咏物小诗,写的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译文】
月皎寒潭清,夜深秋露白。 骊龙自在眠,云影荡天碧。
李雯(1609—1647),字舒章,华亭(今上海松江区)人。他是清朝著名的诗人,与陈子龙、宋征舆齐名,合称“云间三子”。 李雯的生平经历了明朝到清朝的转变,他在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清军入关后,李雯因故留在京城并被清朝政府羁留。尽管面临政治上的困境,李雯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风骨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才华,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变迁和矛盾。
李雯(1609—1647),字舒章,华亭(今上海松江区)人。他是清朝著名的诗人,与陈子龙、宋征舆齐名,合称“云间三子”。 李雯的生平经历了明朝到清朝的转变,他在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清军入关后,李雯因故留在京城并被清朝政府羁留。尽管面临政治上的困境,李雯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风骨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才华,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变迁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