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鲂
注释: 杨柳枝:指柳树。春天,柳树枝条垂挂下来,随风摇曳,景色十分美丽。 九衢:指京城街道。春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 湿云凝:春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 着地毵毵碍马行:柳树的枝条垂挂在地面上,阻碍了马匹的行走。 拟折无端抛又恋:我打算折断它,却又舍不得离开。 乱穿来去羡黄莺:柳枝随风摇摆,仿佛在与黄莺嬉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街道春天的景象。诗人用“杨柳枝”
注释:灵和风暖是太昌春,舞线摇丝是向昔人。哪像清晨来江雨后,一行如画隔遥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首句“灵和风暖太昌春”描绘了春天的温暖气息,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接着第二句“舞线摇丝向昔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柳枝随风摆动的样子,如同舞动的丝线一般美丽。第三句“何似晓来江雨后”,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景象的喜爱之情
【注释】杨柳枝:乐府《横吹曲辞》中有《折杨柳歌》,是一首表达离别情调的曲子。唐时多用于送别,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云:“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唯见含情出宫巷,不回青琐御沟西。” 春来绿树遍天涯(春意盎然,到处都长满了树木),未见垂杨未可夸(还没看见垂柳,不要夸口)。 晴日万株烟一阵(在晴朗的日子里,万株杨柳仿佛烟雾一样),闲坊兼是莫愁家(在这清静的地方,还是莫愁家的好)。 赏析
注释:这十首歌曲是当年流行的旧词,唱着青翠的歌词,几无遗漏。没有机会向行人表达离情别绪,因为我不想折下你。 赏析:这首杂曲歌辞《杨柳枝》是一首描写离别之苦的诗。全诗以“未曾得向行人道”开篇。诗人通过回忆自己曾经在杨柳树下与情人相会的情景,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他不想折柳送给行人,因为那是离别的象征,他不想让离别成为他们之间永恒的记忆。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
杨柳枝 暖催春促吐芳芽,伴雨从风处处斜。莫道玄功无定配,不然争得见桃花。 注释 1. 暖催春促:春天的暖意催发了大地,使得花朵纷纷开放。 2. 玄功:这里指的是柳树本身的生长特性,柳叶随微风飘摆,形态优美。 3. 莫道:不要说。 4. 争得:能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柳树的美丽景色和它的生长习性。诗人通过对柳枝的描述,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生命
注释:深绿色的杨柳枝条依依不舍地依附在浅黄色的柳条上,它们两种颜色虽然不同,但是香味一样。然而到了最后,它们只是袅娜地垂下,对于年年断客肠的人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呢?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柳树为对象来抒发感情,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离别时的哀怨之感。全诗采用拟人和象征的手法,把柳树人格化,赋予其人的情感和性格特征,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看牡丹二首》是唐代诗人孙鲂创造的一组 七言律诗。以下是诗句与译文: 1. 诗句:莫将红粉比秾华,红粉那堪比此花。 译文:不要拿那些娇艳的红粉来比喻这朵花,它比红粉更美更娇艳。 2. 注释:秾华 - 指繁盛的花。莫将...比... - 不要拿……来和……相比。 3.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极高评价,认为其美超过红粉,无需比较。这种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审美情趣。 4.
这是一首写梅岭景色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描写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句: - 题梅岭泉 译文: 梅岭的风景名闻天下,林亭高峻壮丽。 登临此地真不易,幽静胜景恐无先例。 楚地原野平坦千里,吴江曲水一边流。 标形都大异,洞府岂是寻常处。 飞阁横空而去,征帆落在前边。 南雄城堞坚固险峻,北壮凤台连山相连。 春日花开烂漫迷人眼,百卉争艳美不胜收。 风吹桃红似锦,洛竹如烟半溪。
题梅岭泉 冈阜分明出,杉松气概全。 讴成白雪曲,吟是早梅篇。 创制谁人解,根基太守贤。 或时留皂盖,尽日簇华筵。 谁咏忧黎庶,狂游泥管弦。 交加丰玉食,来去迸金船。 侍从非常客,俳谐像列仙。 画旗张赫奕,妖妓舞婵娟。 罢宴心犹恋,将归兴尚牵。 只应愁逼夜,宁厌赏经年。 孤贱今何幸,跻攀奈有缘。 展眉惊豁达,徐步喜周旋。 讽咏虽知苦,推功靡极玄。 聊书四十韵,甘责未精专。 注释: - 冈阜:山丘。
注释:杨柳枝随风摇摆,依赖着春天的温暖。它的枝条浸在水里,挡住了路,每年春天都会更新。柳絮纷飞,让人感到烦恼和困扰,更加衬托出人的孤独和凄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杨柳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同时通过柳絮飘飞带来的麻烦,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孤独的感慨。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充满了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