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鲂
孙鲂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诗人,字伯鱼,江西乐安(今南昌)人,为五代南唐的文学代表人物。 孙鲂出身贫寒,但从小聪明好学。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而都官员外郎郑谷则避隐故乡宜春仰山书屋。在这样的背景下,孙鲂慕名前往,拜郑谷为师。他的诗风受到了郑体的启发,清婉明白,善于运用民间俚语入诗,因此他的诗歌得以流传于世。 在唐景福元年(892),杨行密任淮南节度使,苏州
看牡丹二首
莫将红粉比秾华,红粉那堪比此花。 隔院闻香谁不惜,出栏呈艳自应夸。 北方有态须倾国,西子能言亦丧家。 输我一枝和晓露,真珠帘外向人斜
看桑
簇簇互相遮,闲看实可嗟。 藉多虽是叶,栽盛不如花。 春绿暗连麦,秋乾暮立鸦。 旧乡曾种得,经乱属谁家。
老松
郁郁复苍苍,秋风韵更长。 空心应有□,老叶不知霜。 子落生深涧,阴清背夕阳。 如逢东岱雨,犹得覆秦王。
柳絮咏
年年三月里,随处自悠扬。 雨过浑疑尽,风来特地狂。 入花蜂有碍,遮水燕无妨。 苦是添离思,青门道路长。
甘露寺
寒暄皆有景,孤绝画难形。 地拱千寻崄,天垂四面青。 昼灯笼雁塔,夜磬彻渔汀。 最爱僧房好,波光满户庭。
伯鱼,原名孙鲂,五代十国诗人
孙鲂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诗人,字伯鱼,江西乐安(今南昌)人,为五代南唐的文学代表人物。 孙鲂出身贫寒,但从小聪明好学。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而都官员外郎郑谷则避隐故乡宜春仰山书屋。在这样的背景下,孙鲂慕名前往,拜郑谷为师。他的诗风受到了郑体的启发,清婉明白,善于运用民间俚语入诗,因此他的诗歌得以流传于世。 在唐景福元年(892),杨行密任淮南节度使,苏州
孙鲂
孙鲂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诗人,字伯鱼,江西乐安(今南昌)人,为五代南唐的文学代表人物。 孙鲂出身贫寒,但从小聪明好学。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而都官员外郎郑谷则避隐故乡宜春仰山书屋。在这样的背景下,孙鲂慕名前往,拜郑谷为师。他的诗风受到了郑体的启发,清婉明白,善于运用民间俚语入诗,因此他的诗歌得以流传于世。 在唐景福元年(892),杨行密任淮南节度使,苏州